社区,居民共同的居住地,近期屡次涌现出居民自发维护家园的温馨行为,这些行为无疑是值得人们关注与赞扬的亮点。
滑梯歪斜焊工居民出手
11月3日,奥林匹克花园南区12号楼附近的儿童游乐区内,网格员师晓壮发现滑梯出现轻微倾斜。这一情况对玩耍的孩子们构成潜在安全威胁。恰逢居民张先生下楼,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利用自己的焊工技艺,回家取来了电焊工具。他随即从一层住户处引出插线板,开始对滑梯进行修理。张先生的主动行动,迅速消除了滑梯的安全隐患。
居民将社区事务视为己任,这种态度可见一斑。社区中拥有众多技艺高超的居民,实为社区之幸。假若每个社区都能拥有张先生这般热心肠的居民,诸多社区小难题或许能迅速得到解决。读者们,贵社区的邻里中是否也有技艺精湛且热心助人的身影?
扭腰器损坏老人帮忙
11月2日,西华苑三期小区内,御德苑社区网格员张睿玲在巡查时发现,健身器材中的扭腰器出现了故障。这一情况让经常使用该器材的胡大娘感到非常失望。恰巧,63岁的王大爷下楼散步,凭借其曾在工厂工作的经验,他判断这只是一个小问题,可以自行修复。于是,王大爷回家取来了除锈剂,经过喷洒并等待了十多分钟后,原本无法转动的扭腰器恢复了正常运作。
老年居民同样投身于社区设施的保养,这种做法彰显了积极的社区风貌。社区中的健身设备属于公共资源,而老人的参与无疑为居民们的锻炼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不妨反思一下,我们是否也曾为社区公共资源的维护贡献过一份力量?
楼道扶手老人主动修复
11月3日,位于前进路南段21号的这个老旧小区内,网格员齐新萍观察到70岁的彭存惠老人正在楼道里忙碌地使用工具。木质扶手因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破损和断裂,给老人的日常上下楼带来了诸多不便。彭存惠老人自行找来木板和工具,主动进行了修复工作。
老旧小区面临这一任务极具挑战性,却也至关重要。年迈的居民即便年事已高,仍不辞辛劳地修复扶手,以便利邻里。这一行为展现了社区邻里间的关爱与个人责任感。不知各位是否对社区中的长者怀有同样的敬意?
路面修复居民不等不靠
11月3日,位于玉园路23号的院落,楼前的损坏路面已得到修复。此次修复工作是由67岁的居民张建民及部分居民共同完成的。由于周日维修人员未在岗,张大爷因性急,便自行购买了所需材料。随后,他还邀请了两位热心邻居共同参与,重新铺设了路面。
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实属难得。路面的损坏不仅损害了市容,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居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非单纯依赖他人维修,这种做法对社区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家是否认同,这种积极的行动态度值得在更多社区事务中加以推广?
座椅修复众人齐心
11月1日,蓝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的座椅出现故障。至11月3日,问题已得到修复。徐贵莲等五位居民常来此活动,发现座椅存在摇晃及椅面老化、破损等问题。他们携带工具与材料,耗时三天,成功修理了十余把座椅。此举赢得了其他居民的赞赏。
居民间的团结协作由此可见。面对问题,他们并未置身事外,而是积极商讨解决方案。此举对于构建和谐的社区环境具有显著影响。若在社区遭遇类似状况,您是否会效仿他们的行为,积极参与其中?
亭子修复居民自费
至11月1日,位于前进路南段21号院13号楼前的小亭子台阶及木椅出现破损。翌日,网格员范伟燕观察到,这些破损已被修复至原状。经了解,系该楼内热心居民自行出资购买材料,亲自进行修缮。
此举充分展现了居民对社区公共区域的深厚情感。为维护社区环境的整洁与便利,居民们不惜出资出力。此类无私奉献的行为在社区中尤为珍贵。不知您所在的社区是否也有这样默默无闻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