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供暖期即将到来,廊坊开发区能否让居民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季,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廊坊开发区对此作出积极反应,提前进行了周密的供热工作安排,成效显著。
供热单位概况
廊坊开发区供热规模通过数据一目了然。区内共有4家供热企业,负责区域供暖,总面积达108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面积为413万平方米,接入单位约3765家;居民建筑面积672万平方米,遍布50个小区,服务居民约6.47万户。区内设有5座热源站及36台小型分布式热水锅炉,均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这些设施构成了廊坊开发区供热基础设施的基本框架。
廊坊开发区在供热布局上的广泛性与深入性,对供热保障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数据显示,各类建筑对供热的规模需求各异,这也反映出各供热单位肩负的责任重大。
热力供应中心工作一
廊坊开发区热力供应中心承担了至关重要的职责。在上一采暖季结束后,他们主动归纳经验教训,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全力推进供热设施的“冬病夏治”。依据实际情况,中心精心制定了详尽的维修改造方案。对锅炉、管网、换热站等供热环节的关键设备,逐一进行了彻底的检查、维修与保养。特别针对群众反映问题集中的区域和存在供热风险的小区,进行了大力度的整改。这种做法旨在满足民众温暖过冬的基本需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供热潜在问题的重要措施。
自年初至今,在检修维护数据方面,中心投入了大量精力。高温水管线检修维护长度达41公里,低温水管线73公里;燃气锅炉6台,换热站35座,换热站板式换热器15台,配电柜超过120台;大小阀门更换超过40个。此外,“2024年花园道供热站管网改造项目”和“2024年大学城热力管网改造项目”等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工程亦按期完成。这些举措共同保障了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廊坊开发区热力供应中心在确保供热设施稳定运行之际,亦致力于提高供热服务水平。中心通过实施“走访解促”行动,主动响应用户需求。对供热区域内的142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此举有助于掌握企业的供热需求及潜在的特殊状况。此外,对投诉较多的500多户居民进行了回访,确保民众能切实体验到供热服务的关注和改进。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为保障服务渠道的畅通,特别增设了三条报修热线。此外,他们还印制、发放并张贴了超过18000张的“供热便民服务卡”和“供热服务联系卡”。这种紧密的服务联络,为民众在寒冷冬日提供了温暖的软件支持。
应急准备工作
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是评估供热工作是否完善的关键因素。廊坊开发区内的供热企业已在此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们不仅配备了种类繁多的抢修工具和各类设备备用件,还基于自身的抢修团队,额外派遣了维修人员。这些人员具备迅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并能够实现多点位的同步作业。
为了增强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他们与专业第三方抢修队伍达成了合作协议。此举旨在确保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立即采取行动,保障民众能够温暖过冬。
目前供热状态
廊坊开发区供热系统目前已满足运行需求。设备、服务及应急措施等方面均已准备就绪。在此过程中,各供热单位及相关部门的辛勤付出不容忽视。这一成果得益于综合调度与积极应对,确保民众在冬季的基本取暖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对未来的展望
各项准备工作虽已准备妥当,然而供热工作本身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供暖期间,可能遭遇气温突变带来的需求压力,或设备长时间运行可能引发的突发故障。廊坊开发区相关部门及供热企业是否能够持续保持积极应对,灵活解决这些潜在问题,值得密切关注。面对即将到来的供暖季,读者朋友们,您认为廊坊开发区将面临哪些新挑战?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