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以“培育新兴生产力,角逐产业新领域”为主题的全国网络名人江苏行活动抵达淮安。此次盛会聚焦淮安产业发展,旨在揭示该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原因,无疑成为展现淮安产业活力和创新能力的一大亮点。
淮安科教园的发展历程
2002年,淮安科教园正式成立。自那时起,二十余年间,该园区汇聚了众多高校,人才济济,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成为全市“创新之核”。在市委、市政府明确其定位后,其创新引领作用愈发显著。初期,这片土地荒芜,但经过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城市创新力量的核心。在发展过程中,科教园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才,他们的活力推动了园区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淮安科教园设定了清晰的产业发展路径。该园区专注于推动淮安“7+3”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进步,并依托园区资源优势,挑选了关键产业进行培育。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关联产业在此地茁壮成长,凭借地理优势迅速扩张,对于促进淮安市产业整体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合光能的科技力量
成立于1997年的天合光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在位于淮安的基地,其组件一厂车间内,智能设备与人工操作默契配合,工作秩序井然。该基地是全球最大的N型光伏组件生产中心。以当前正在生产的至尊N型610W系列组件为例,其设计技术先进,具有多项领先特点。
天合光能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210至尊N型大尺寸标准组件的最高输出功率达到了740.6W,这一成就打破了世界纪录。这是他们第26次在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上实现创新。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其在光伏行业的强大实力。此外,天合光能的这项技术推动了淮安新能源光伏产业向N型电池时代迈进,对企业的技术引进和产值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中天淮安的行业示范
中天淮安精品钢帘线项目在自动物流领域树立了行业标杆。项目引进了多种尖端设备,例如立体式输送线,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发货的全程自动化物流。这一创新在全生产流程中率先应用自动化物流,显著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并颠覆了传统的物流模式。
中天淮安致力于打造全球首家金属材料深加工“灯塔工厂”。该工厂将全面采用智能制造系统。预计到2026年,该工厂将实现满产。届时,其钢帘线产能将占全球的30%以上,国内的50%以上,这将显著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力。
创新驱动的淮安
淮安市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创新要素置于重要位置。众多企业以创新为核心,不仅致力于扩大生产规模,更注重技术革新与突破。当地政府陆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旨在激励企业进行创新,包括资金补贴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均有相应的扶持措施。同时,政府投入大量资源,致力于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一个积极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淮安在构建创新体系的过程中,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显得尤为关键。以天合光能为例,它与众多新能源企业携手,共同突破技术壁垒。中天淮安的创新成果亦沿着产业链向上下游企业扩散,此类合作显著促进了淮安产业创新体系的拓展与优化。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淮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显著转变了城市的面貌。昔日,在能源与制造业方面,淮安的声名并不显赫。然而,随着这些企业的业绩逐步显现,淮安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正逐步提升。这一变化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并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计划在淮安设立基地,寻求发展。
高质量的产业发展对就业产生了正面效应。在这些企业进行建设和生产的过程中,无论是教育水平较高的研发人员还是普通的工人,都得到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岗位不仅保障了淮安市民的生活,而且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了城市的整体繁荣。
淮安的未来发展展望</u>
淮安市对未来产业布局有着明确的发展蓝图。该市一方面致力于巩固和提升现有优势产业,如增加对光伏和钢帘线产业的资金支持。同时,计划在这些产业的基础上拓展产业链,培育更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政府期望在5至10年的时间内,培育出更多价值百亿的产业链。
淮安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挑战,全国各大城市在人才与投资争夺战中竞争愈发激烈。为此,淮安亟需增强城市吸引力,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的升级还是营商环境的优化上,都需加大投入。在这样的城市竞争格局中,淮安能否脱颖而出,维持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期待大家的积极讨论、点赞与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