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水网密布,41座桥梁拆除,海河联运迎来新机遇  第1张

12月21日中午12点左右,在桐乡市屠甸镇沪杭高速长山河大桥改建工程现场,一艘载重300吨的浮吊船成功吊起并移走了老桥主跨的最后一部分桥体。此举标志着运行了20余年的老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一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意味着嘉兴港通往湖州长兴码头的高等级航道上,最后一个阻碍航行的“障碍物”已被彻底清除。

碍航桥梁背后的航运困境

浙江省北部水域桥梁众多,水网密集。众多桥梁的通航净高受到限制,例如沪杭高速长山河老桥的通航孔净空尺寸仅为45米乘以5.5米,净高不足7米。这一限制导致三层集装箱船舶的通航范围受限。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浙北地区海河联运的发展。船民在航行此航道时也常常感到忧虑。

阻碍效果显著可见。规模效应未能充分显现,航运活动受到限制,这进而影响了相关企业的成长,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在货物运输方面遭遇了选择难题,要么效率低下,要么成本高昂。

工程项目简介

嘉兴和湖州两市是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的覆盖区域。该工程是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项规划中的核心项目之一。自2020年10月起,工程已正式启动。总投资额达到79亿元人民币。工程主要对现有内河航道网络进行升级改造。

该项目的建设涵盖了对航道按照Ⅲ级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原计划中,需拆除41座净高不足的桥梁,并新建28座桥梁。此外,还需对10.31公里的航道进行改造,旨在全面优化航道条件。嘉兴段工程量占总工程量的80%,这主要是因为桥梁改造数量众多,且部分改造难度较大。

新建桥梁带来的改变

新建桥梁的通航孔净空尺寸达到60米宽、7米高。这一调整将产生多方面正面效应。首先,航道的通航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为船只航行提供更佳的体验。船长陈华指出,旧桥的净高仅为5.5米,在水位上涨时存在安全隐患;而新桥的7米净高则完全消除了这一担忧。

此类改进将确保更大型的集装箱船只得以自由航行。以未来即将广泛使用的96标箱集装箱船为例,其投入运营将显著提高装卸作业的效率。这对当地从事外贸出口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因为它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并提升运输效率。

浙北水网密布,41座桥梁拆除,海河联运迎来新机遇  第2张

拆除过程中的难点

长山河大桥在沪杭高速上面临众多拆除难题。该路段每日车流量高达15万辆,必须确保交通不间断。此外,新建的保通便道需考虑到高铁保护区域。

针对这些问题,工作人员投入了大量精力。在前期,他们与铁路等部门进行了紧密合作,并不断对施工方案进行修订,优化迭代次数累计达到三次。这表明,在确保交通畅通与航道改善之间寻求平衡,是一项极为繁复的任务。

浙北水网密布,41座桥梁拆除,海河联运迎来新机遇  第3张

对海河联运及船舶的影响

浙北水网密布,41座桥梁拆除,海河联运迎来新机遇  第4张

老桥拆除后,内河航道得以升级,这一变化预计将促使集装箱运输从陆路转向水路,从而提高内河集装箱运输的效率。此举有助于减轻道路运输的负担,对优化整体交通压力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引导船舶向更大型、更高效率以及更加环保的方向进行技术升级。浙北内河主要航道已具备三层集装箱船的通行能力,进一步扩大了全省海河联运的影响范围,为浙江航运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民众和从业者的期待

船民今后航行将更加顺畅,无需担忧老旧桥梁高度引发的安全风险。当地从事外贸出口的企业正期待运输费用减少,同时运输效率得到提高,以便增强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那么,读者们如何看待航道持续优化后,浙北地区可能涌现的新发展机遇?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