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起,重庆市在打造“无废城市”的征途上,步伐稳健,成绩斐然。据重庆市税务局于11月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该市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重庆“无废城市”建设的税收成果
自2018年环境保护税正式实施以来,截至今年9月,累计减免税额已高达12.9亿元。这一数额巨大的减免,凸显了税收政策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强力支持。众多企业因此受益匪浅,得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推动“无废城市”发展的项目,涵盖环保设备的升级和新技术的研发。这些减免措施有效推动了各行业向绿色发展的转型,每一笔减免都为企业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无废城市细胞”的大量建成
全市范围内,得益于多项税收政策的协同推进,已成功构建了超过2500个“无废城市细胞”。这些细胞遍布于衣、食、住、行等多个生活领域。它们宛如城市的绿色脉络,无所不在。在这些领域,它们扮演着绿色先锋的角色,使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深切体会到“无废城市”理念的实践。无论是购物时使用的无废包装,还是出行时选择的环保交通方式,都充分展现了这些细胞带来的正面影响。
固废处理的工业转型关键
重庆,作为我国制造业的核心城市,正致力于推进向“无废城市”的转型。这一转型重点在于提高工业及危险固废的处理效率,并从源头提升固废的资源化和循环利用率。工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然而,传统工业固废处理方法存在诸多弊端。目前,转型目标是将工业固废从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这不仅有助于缓解环境压力,还能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价值,实现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
危险废物的定向利用示例
2023年,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与重庆远达催化剂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研发并推广了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技术。该技术成效显著,不仅推动了废脱硝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每年还为我国带来超过2000万元的经济收益。这一成功案例彰显了企业通过创新固废处理手段,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环保效益的双重增长。据公司副总经理王代均透露,截至目前,公司已享受到包括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资源综合利用所得税减计收入、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多项税收优惠政策,累计优惠金额超过100万元。此外,截至今年10月,“点对点”定向利用项目已成功处理废脱硝催化剂超过6万立方米,利用率达到了100%。
江津区把生活垃圾减量化列为“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领域之一。重庆三峰百果园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的垃圾环保发电厂运用了创新技术来处理垃圾。该厂通过高温焚烧生活垃圾中的可燃成分,有效去除了大量有害物质,并利用产生的热能发电,为民众提供了日常用电。目前,该厂每年焚烧垃圾约97万吨,发电量达到54433万千瓦时。这一成就标志着垃圾处理方式已从大量填埋转变为资源再利用。公司负责人陈楠表示,公司长期在设备和技术上投入巨大,近期更是投入2.38亿元用于升级飞灰资源化利用、CSD浓液干化等设备和技术。同时,税收优惠政策也缓解了公司的发展压力。自2018年以来,公司累计享受环保税等税收优惠超过2200万元。
未来的展望与继续努力的方向
重庆市税务局高层领导强调,将持续运用绿色税收的调控功能。他们计划归纳成功经验,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并与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以保证服务的高效精准。这一行动旨在推动企业加快绿色变革,助力重庆成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典范。此举亦显示出,重庆在“无废城市”建设征程中将持续保持决心,其发展前景备受瞩目。
在此,我们向公众提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公众能够采取哪些具体行动,以更高效地与政府合作,推动项目持续发展?我们衷心期待社会各界踊跃参与讨论,提供支持,并广泛传播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