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河湖治理领域正涌现众多引人注目的案例。东辽县实现了环境蝶变,吉辽两地共同保护富尔江,长春汽车开发区推出创新治理模式,这些均成为该地区河湖治理的显著亮点。这些案例反映出,各地正积极寻求改善河湖环境的途径,这一现象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东辽县安北村的变化
近年来,东辽县安北村经历了显著的美丽变化。昔日,这里与众多普通乡村并无二致,然而,随着东辽河源头区幸福河湖项目的启动,安北村逐渐迈向了美好未来。自2017年起,吉林省推行河湖长制,构建了五级河长体系以保护河流湖泊。东辽县借助这一机遇,以东辽河源头区建设为契机,推动了安北村“3A”级美丽乡村的建设。如今步入安北村,眼前展现的是优美的环境,秋季的小寒葱顶山绿意盎然,野果遍布。这一切成就归功于相关治理政策的实施,周边环境的改善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安北村的变化并非巧合。这一转变得益于一系列政策和持续努力的累积效应。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资源以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吸引了众多游客,从而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村民们对于这种积极变化表现出由衷的喜悦。
富尔江的治理模式
富尔江是吉林省与辽宁省的界河,其治理工作面临独特挑战。自2020年起,通化县着手尝试创新的治理方法。当年,通化县设立了“河长+检察长”的协作机制。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整合各方资源。2021年,通化县进一步推动了与辽宁省相关部门建立跨区域的协作机制,以加强监督与合作。2022年,双方联合开展了专项检查活动。至2023年,双方已达成联防联控的框架协议,以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
合作治理模式逐步深化,效果显著。各地区管理部门面对挑战,紧密协作,确保界河治理全面无遗漏。该治理模式还成为其他跨界河流治理的优秀范例。
吉林市政协委员监督河湖长制
吉林市实施了一种创新的河湖治理监管措施。该市和县级两级共聘请了1000名政协委员作为河长制特邀监督员。这些委员亲自深入现场进行巡河、询问和监督工作。自市县两级政协联合推动河长制责任落实机制建立以来,联合暗访小组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在一线累计发现并整改了1600多个问题。这一举措显著提高了河湖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政协委员参与监督的模式有效激活了其在社会监督方面的作用。他们的加入不仅引入了多元化的观点,同时也彰显了社会各阶层对河流湖泊治理议题的高度关注。
长春汽车经开区的创新之举
2023年,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出了“绿动力”保护河湖企业联盟工作机制,此举为全国首创。该联盟吸纳了17家企业,其中包括一汽集团等知名企业,它们自愿参与。这些企业承担起河湖保护责任,成为“企业河长”。在一年时间里,企业河长们积极履行职责,累计巡河超过250次。他们的辛勤工作发现并解决了80余个河湖管理保护问题。
企业参与为河湖治理增添了新的动力。企业担任的河长,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正致力于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寻求与河湖保护的和谐平衡。
辽源市仙人河治理情况
辽源市仙人河曾遭遇多起严峻挑战,包括建成区污水管网陈旧、截污措施不彻底、雨污分流比例偏低,以及沿河私自搭建建筑等问题。然而,辽源市积极推行黑臭水体整治,以河长制为关键手段进行全面治理。截至2020年底,仙人河的黑臭水体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自2021年起,其流入东辽河的入河口下游,东辽河的国考断面水质年均值持续保持或超过IV类标准。
辽源市采取的多元化治理措施,为其他面临相似河流治理难题的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得益于河水环境的显著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整体的启发与问题
东北各省市在河湖治理领域所进行的实践及其取得的成效,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借鉴。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资源禀赋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创新性地探索了治理模式。无论是政协力量的发挥,还是企业的参与,抑或是区域合作的加强,都展现了值得称赞的治理策略。在此,我们提出疑问:您所在地区能否从东北地区的河湖治理经验中汲取灵感?欢迎读者积极留言、点赞并分享本文,共同探讨河湖治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