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水利部门公布了2025年度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的名单,我市的一条下游小河有幸名列其中。据预测,该河湖项目有望获得超过8000万元的财政资助。这一喜讯无疑为我市的幸福河湖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机。
入选喜讯传来
近期,水利部门公布了2025年度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名单,该名单包含了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中的60条河流与湖泊。在本市,下小河凭借其卓越的综合素质,成功入选该名单。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本市河湖治理成果的肯定,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的士气。全市人民对下小河的未来发展抱有极高的期待,希望它能带来更为显著的效益。
此次评选结果凸显了下小河在全国众多河湖中的特殊地位。据相关部门透露,他们将根据公布的名单进行具体安排,并开始执行一系列建设计划,目标是为了促进下小河在生态环境和经济领域取得显著的进步。
曾经洪涝困扰
过去,下小河所在区域情况不佳。苍海国家湿地公园原本坐落于洪泛区,下小河屡遭洪水侵袭。据梧州苍海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发展部部长李德军介绍,该区域洪水频仍,稻田常被水淹,交通不便问题严重制约了周边村庄的经济进步。村民深受影响,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遭受严重干扰,经济状况陷入僵局,广大民众普遍期盼能改善这一局面。
洪水频仍,不仅造成了农田的损毁,还对基础设施造成了损害,进而使当地居民的生活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在此过程中,该地区一直未能摆脱落后的局面,洪水带来的影响始终未能有效解除。
整治成效显著
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引领下,下小河综合整治苍海工程已正式展开。工程中,排涝泵站、防洪堤、拦河闸坝等水利工程设施已相继落成。这些设施的投入运行,为下小河建立了一道稳固的防护网,成功遏制了洪水灾害的频繁发生。昔日低洼的地带,现已蜕变为热闹的苍海新区,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休闲和娱乐。周边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变化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光游览。同时,这一变化也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对小河的整治不仅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还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振兴。往日的宁静之地,如今已是熙熙攘攘,商业活动日益增多,展现出勃勃生机。
资金精准投入
2025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名单中,下小河顺利入选,预计将获得大约8000万元的专项资助。这笔资金将专门用于下小河岸线的整治、管护能力的提升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工程。该资金的投入将为下小河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有望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相关部门将出台一套合理的资金运用方案,旨在确保每一笔资金均能实现其最大价值。
下小河的生态环境有望因水域岸线的治理得到改善,变得更为宜居;同时,河流的管护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此外,这一举措还将对区域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助力周边地区的繁荣发展。在资金保障的条件下,下小河有望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
项目积极谋划
近期,本市水利局积极履行职责,全力掌控项目建设的要害部分。充分利用国家倡导的幸福河湖工程建设契机,精准对接相关扶持措施,主动策划并推进了涵盖下小河、六堡河等在内的多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了31个广西幸福河湖项目。苍海湖的建设在广西地区独辟蹊径,其经验与措施脱颖而出,荣获了水利部河湖长制工作2024年度典型案例的唯一提名。此殊荣为我市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水利部门所实施的举措体现了其深远的洞察力和高效的执行力,为我市的河湖美化工程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面向未来,我市有望见证更多美丽河湖的诞生,这将有利于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广大市民带来福祉。
治理全面推进
为提升河湖治理效果,全市已部署1285名河湖管理工作人员,确保其全部到岗。他们全年累计进行了约6万次巡查。在巡查活动中,管理人员能够快速识别问题、及时报告并推动整改,进而形成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河湖管理与保护工作体系。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强调,我市持续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主动推进江河湖库的日常巡查与监管措施,全面展开了覆盖全市的河湖库“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已成功整治267个“四乱”问题,并已全部完成销号处理。
自本年度开始,市水利局携手各城区政府,针对372艘渔船及住家船展开整治行动,并同步清除25处漂浮物,持续改善水域环境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地表水考核断面11个、水功能区23个,其水质优良比例及达标率均已达到100%。此外,西江梧州段水质连续9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有效保障了“一江清水向东流”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