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水利部办公厅发布了2025年度全国幸福河湖的评选结果,江门市台山市大隆洞河荣幸地跻身其中,成为广东省内仅有的两条获奖河流之一,同时也是江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河流。该河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即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重磅!2025 年全国幸福河湖建设名单公布,大隆洞河凭啥入选?  第1张

入选喜讯

大隆洞河成功跻身全国幸福河湖建设名录,实至名归。该河在众多河流中独树一帜,成为广东省的典范之一,江门市亦仅此一例。此举充分彰显了大隆洞河在生态与文化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肯定,同时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大隆洞河正式开启了生态、文化与经济三位一体的新时代,前景广阔。

河流概况

大隆洞河,全长62公里,流域覆盖面积710平方公里,宛如一条丝带般蜿蜒于台山市的土地之上。河流源自大隆洞山系中的婆髻山,流向东方,最终汇入南海。该河连接了台山南部的斗山、端芬、广海等六个乡镇,成为台山市人口密集区,覆盖人口约27.17万人,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重磅!2025 年全国幸福河湖建设名单公布,大隆洞河凭啥入选?  第2张

优质水质

大隆洞河的水质持续维持在Ⅲ类标准,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河流上游的大隆洞水库拥有138座绿岛,被赞誉为“广东千岛湖”,其景色美丽迷人。而在下游,这里是我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区,活鳗出口量占据了全国总出口量的80%,显著体现了其在水产养殖领域的核心地位。

特色产业

重磅!2025 年全国幸福河湖建设名单公布,大隆洞河凭啥入选?  第3张

凭借丰富的水资源,大隆洞河流域孕育了丝苗米、青蟹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了产业集群。台山丝苗米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广东第一田”,年产值超过亿元。这些特色产业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为农民开辟了增收的新渠道,为大隆洞河流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历史记忆

海口埠昔称“广府人出洋第一港”,其历史见证了19世纪末华人“卖猪仔”的艰辛与泪水,同时也记录了华侨荣归故里的辉煌。大隆洞河与海口埠紧密相依,构成了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目前,该河已被列入国家级项目名录,未来将更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华侨文化。

未来规划

大隆洞河幸福河湖建设以“水为基础、侨为桥梁”为理念,划分为三大主题区,旨在打造“幸福河湖”的典范。上游水源涵养区,以山水景观为依托,将建设溢流坝和郊野溯溪亲水点;中游文旅融合区,重点打造梅家大院沿河商业街、华侨文化长廊,并活化碉楼与银信文化;下游产业振兴区,致力于生态养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市河长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指出,他们计划以干支流协同为原则,构筑多个关键节点,从而营造出愉悦的生活环境。

重磅!2025 年全国幸福河湖建设名单公布,大隆洞河凭啥入选?  第4张

大隆洞河成功跻身全国幸福河湖建设名录,展望未来,其在生态、文化和经济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前景无限。对此,您认为大隆洞河将如何实现突破?诚挚邀请各位发表评论、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