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为主题的展览圆满结束。该展览不仅全方位呈现了公园建设的显著成就,还突显了海南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坚定意志,进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主题展落幕

2023年10月24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主题展在海南省图书馆顺利落幕。自9月30日开放以来,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选择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海南省图书馆举办,旨在更好地满足公众观展需求。为期一个月的展览,让众多人得以近距离领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迷人风光。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成果斐然,新物种频现,长臂猿种群增至 7 群 42 只  第1张

多家单位联合举办此展览。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提供指导,海南省林业局(兼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担任主办方。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负责具体执行,此外,还得到了其他机构的积极协助。该活动充分展现了社会各界对展览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扶持。

国家公园建设成果

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至今,林业工作人员的业绩显著。自2019年起,公园内新发现的物种总数已达到75种。其中,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已增至7群42只。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公园已成为众多动植物的理想栖息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海南林业人员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值得赞赏,他们在公园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物种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物种的诞生以及珍稀物种的繁衍,离不开众多科研人员持续不懈的努力。他们夜以继日地投身于研究之中。此外,林业工作者对资源的精心呵护同样至关重要。这包括对森林的巡护与保护,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监测与治理。

展览内容布局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成果斐然,新物种频现,长臂猿种群增至 7 群 42 只  第2张

本次展览以“雨林家园”为主题,集中呈现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成立以来的显著成就。展览划分为“山”、“林”、“人”三大主题区域,各具特色。这些区域展出了超过千件展品,涵盖文字、图片、视频、标本和模型等形式,内容丰富多样。通过多种展示手法,全面展示了国家公园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以及建设过程中各方的协作与努力。

展览的核心内容主要由众多丰富元素构成,生动展现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历程。这些元素使观众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在公园的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形成了多样的联系。

观展情况火热

自9月30日开始,展览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我省的林业干部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同时,众多自然爱好者以及普通市民和游客也纷纷加入参观行列。特别是在国庆节期间,参观人数达到顶峰,众多家庭全天候络绎不绝。统计数据明确显示,单日入场人数连续多日超过1000人次。这一现象充分反映了公众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的极大关注,以及对自然生态的深厚情感。

媒体集中报道使得展览的盛况得到了显著强化。这些报道让未能亲自到场的人得以领略展览的精彩之处,进而有效提高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

数字化网上展馆

海南省林业局与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携手打造了数字化网络展馆,此举措旨在让公众即便不能亲临现场,亦能领略展览的吸引力。该展馆采用3D全景成像技术,为无法亲临现场的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仿佛置身其间的观展感受。无论身处偏远山区抑或海外,只要网络连接顺畅,即可轻松访问此网络展馆,领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独特风貌。

该创新措施显著提升了主题展览的覆盖面,同时为展览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后续计划

主题展虽已闭幕,但其数字化网络展馆仍将继续对外开放。此举为自然爱好者提供了一条无需外出即可轻松观赏展览的便利途径,确保了主题展的持续影响力。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详细记录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各阶段的历程。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主流趋势的当下,海南的这一做法也为其他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各位读者,关于自然生态主题展览,您倾向于数字化展览还是实体线下展览?我们期待您的宝贵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并对本话题进行点赞、转发及评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