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稻浪遍地黄,颗粒归仓丰收忙!海安 56 万亩水稻开镰收割,预计 15 天左右全部完成  第1张

南通海安,一幅描绘丰收的画卷正逐渐铺展。正值水稻成熟之际,那随风摇曳、金黄满地的稻浪背后,是农民们紧张忙碌的抢收景象。这一幕幕背后,蕴藏着众多值得关注的细节和温馨的故事。

南通海安水稻收割忙

南通海安地区拥有约56万亩的水稻田。目前,当地农民正利用晴朗的天气加紧收割。预计整个收割过程将在大约15天内完成。在海安开发区洋蛮河品建村的高标准农田中,已有超过千亩水稻成熟,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稻谷香气。此外,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作业。这些收割机在收获稻谷的同时,还将秸秆粉碎后回田,以促进下一季作物的种植。

南通季和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昌明在品建村表示,公司流转了1800余亩土地,目前正种植优质水稻。测产工作已经启动,预计将迎来丰收。尽管面临天气的不利影响,企业已启动三台大型收割机,加班加点进行抢收,力求在12天内完成收割任务。

农机收割相关细节

稻谷收割期间,收割机作业流程井然有序。一旦驾驶舱内“仓储已满”的警示灯亮起,农机操作人员便会将收割机驶至田边,并将粮食卸载至已等候在田埂的运粮车辆。随后,这些粮食被运送至仓库进行烘干处理。这一系列细致的操作,充分展现了农机收割作业的顺畅与高效率。

风吹稻浪遍地黄,颗粒归仓丰收忙!海安 56 万亩水稻开镰收割,预计 15 天左右全部完成  第2张

农业现代化机械在水稻收割环节中发挥了显著效用,其操作流程环环相扣。从收割机开始,到运粮车,直至仓库,这一系列步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一链条确保了稻谷能够顺利地从田间过渡到后续的加工阶段。

季和米业的烘干服务

季和米业配备了先进的烘干设施。新鲜收割的稻谷,仅需30分钟便可送达烘干房。大约16小时后,新鲜米便可以进入市场。这不仅确保了公司自产稻谷的加工效率,同时也为周边农户提供了烘干服务。这种高效的烘干速度对于稻谷的储存及后续处理极为关键。高质量且迅速的烘干过程有效预防了稻谷因潮湿而发霉或变质的风险。

风吹稻浪遍地黄,颗粒归仓丰收忙!海安 56 万亩水稻开镰收割,预计 15 天左右全部完成  第3张

该企业此举充分展现了其在农业种植、收获和储存等关键环节的责任感。通过运用自身设备资源的优势,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周边农户解决稻谷抢收后的储存难题。

丰收背后的意义

种粮农户对丰收的期盼非同小可。以品建村的众多耕作者为例,他们一年的辛勤劳作在丰收的喜悦中得到了回报。对企业来说,丰收预示着能够获取更多高品质的粮食资源,以便进行加工和销售。以季和米业为例,丰收使得他们能够获取更多原材料,确保了市场供应的稳定。

南通海安地区在区域层面实现了大面积水稻丰收,这一成就显著反映了该地粮食安全水平的提升。丰收的背后,既是海安农业土地肥沃、气候条件适宜的结果,也彰显了当地农业政策的积极扶持。诸多有利条件的共同作用,共同促成了这一喜人的丰收局面。

秋种的准备与规划

秋收工作结束后紧接着便是秋种的时节。以10月23日收割的田块为例,刘昌明指出,数日内将完成秸秆打捆和深翻等后续作业。随后,预计在半个月内播种小麦,以此为基础,为来年小麦的丰收打下基础。这一连串紧密的农事活动,充分展现了农民在耕种季节中对时机的精准把握。

风吹稻浪遍地黄,颗粒归仓丰收忙!海安 56 万亩水稻开镰收割,预计 15 天左右全部完成  第4张

该秋种计划严格遵循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规律。合理的布局不仅有助于维护和增强土壤肥力,而且确保了土地在轮作不同作物时能最大化地发挥其生产力,从而为下一季作物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注农业生产全貌

南通海安地区正在进行水稻的收割与秋季播种,这一现象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农民、企业、农机等多元主体紧密合作,共同描绘出一幅丰收的美丽画卷,并朝着未来更加丰硕的收成目标迈进。

众多幕后工作者参与了报道,如通讯员曹京郊、周存军、杨惠萍等人,以及校对陶善工,他们从不同视角呈现了这一农业生产场景。这一现象亦从侧面揭示了社会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与重视。我们是否应更加关注我们身边的农业生产状况?田园中的丰收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勤与期盼,值得我们点赞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