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业生产的模式创新是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的核心。在湖南永州市蓝山县,12.97万亩晚稻的收割工作正在进行,广大农户积极参与。这一过程中,蕴含着诸多促进农业进步的积极因素,值得特别关注。

晚稻收割忙机械助力

蓝山县的12.97万亩晚稻已进入收割期。塔峰镇社门村等地,农户们正抓住农时进行收割作业。目前正值10月,对于当地农户来说,晚稻收割是当前的关键任务。他们采用机械化收割设备,显著提升了收割效率。这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还能迅速完成大面积的收割,保障晚稻颗粒饱满入库。据悉,机械化收割在蓝山县晚稻收割中占据了较大比重。

众多小种植户及规模种植户普遍倚重机械作业。以彭良固为例,他高度重视机械化收割,这成为他管理668亩水稻种植的核心要素。得益于现代化设备的辅助,晚稻收割得以有条不紊且高效地进行。

稻稻油轮作提高收益

蓝山县实施了“稻稻油”轮作制度。塔峰镇社门村,彭良固所在的“稻稻油”轮作示范基地,便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彭良固在该基地种植了668亩水稻,这种轮作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以当前每斤油菜籽2.8元的市价计算,每亩油菜的产值可达到896元。此外,彭良固还额外种植了100多亩油菜,预计在10月底前完成移栽工作。

12.97 万亩晚稻收割,一地多用一地多收,湖南蓝山这个模式厉害了  第1张

该模式有助于农户提升收入水平。与仅种植水稻的单一耕作方式相比,“稻稻油”轮作模式使得土地在晚稻收获后仍能持续产生经济效益。在土地闲置期间,种植油菜可达到一地多产的效果。

油菜种植带动就业

塔峰镇东侧村,油菜种植项目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57岁的廖培林便是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她在种植基地工作,日薪可达100元。家门口的这份工作,对于需要兼顾家庭责任的廖培林等村民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蓝山县众多村庄的闲置劳动力,得益于油菜种植项目得到了有效利用。此举不仅为农户开辟了新的收入途径,而且有助于稳固当地农村的就业格局。

轮作模式改善土质

蓝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指出,“稻稻油”轮作模式具有显著优势。具体而言,从土壤改良的角度来看,该模式有助于优化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尤其是在长期种植水稻的田地中,实施轮作能够显著提升土壤质量。

此外,减少水稻种植中化肥的使用量亦受到促进。轮作制度有助于优化土壤生态环境,进而降低对化学肥料的依赖。此举对环境保护及提升农产品健康品质均具有积极作用。

部门助力油菜种植

为确保油菜种植工作的顺利进行,蓝山县农业部门主动给予大力支持。截至目前,该县已无偿派发15万份油菜种子,播种油菜的面积已扩大至8.17万亩。

技术人员深入育秧大棚及田间地头,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服务。他们向农户传授科学的种植技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知识,确保油菜生长周期得以顺利实施。

多种轮作推动增收

近年来,蓝山县致力于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该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业结构,广泛推广“稻稻油”、“稻油”、“稻蔬”等轮作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塔峰镇与所城镇共设立四个“稻稻油”万亩示范项目。今年,全县计划种植油菜面积达12.2万亩,比去年增长超过1000亩。这些措施将原本农闲时期未被利用的土地转化为提高收入的“增收田”。

广大读者们,请问您们认为这种农业轮作模式是否适合在更多地区广泛应用?欢迎发表您的见解,给予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