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民政局推出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项目近期荣获全省社会救助领域的创新实践优秀案例称号,该成果不仅为特困人员的照料服务提供了新的实践范例,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品牌建设目标明确
如皋市民政局聚焦“皋心助”服务品牌,致力于确保特困群体得到持续关注与照料。他们把关注点放在确保特困人员“时刻得到关怀,日常有人照顾,生病时有专人看护”上。自项目启动以来,如皋市已主动整合各种资源,为满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服务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目标并非仅仅是口号,而是成为推动后续一系列行动的明确方向。
在确立目标之后,如皋市民政局迅速展开行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特困群体的实际需求。他们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加强项目化和专业化的服务提供,逐步形成了针对特困人员的全新照料服务模式。
提升服务质量举措
实施“沉浸式”温馨服务至关重要。如皋市已部署远程视频交流系统,以利于与分布各地的困难供养对象进行有效沟通。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和视频访问,向困难群体传递关爱。此外,包括清洁、餐饮、医疗、出行在内的“九助”服务正持续优化,显著提升了困难群体的生活便捷度。
例如,某位生活困难的老人,得益于视频通话系统的安装,其子女得以频繁进行远程沟通。同时,在清洁服务方面,工作人员定期登门,为老人改善了居住条件。
体系支撑打造品牌
如皋市积极推进民政服务站的建设工作。这些服务站构成了服务困难群体的关键前沿,信息搜集与配送服务均在此有序进行。服务站不仅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办公空间,同时也成为了困难群体求助的重要依靠。
如皋市在构建服务品牌方面,持续改进服务流程,并提升服务水准。以“皋心助”项目为抓手,成功塑造了高品质服务的品牌形象,进而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对困难群体的照料工作中。
多手段探访关爱到位
通过运用专业团队和视频监控系统,如皋地区开展了多样化的探访活动。在探访过程中,确保了“询问、检查、确认、关怀”四个环节的同步进行。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了困难群体的生活情况,对他们的居住环境进行了检查,核实了他们的服务需求,并给予了情感上的关怀。
探访的次数会依据具体情况而定。针对身体状况欠佳的困难群体,探访的频率将得到提升,确保每周至少有两次的探访机会;而对于健康状况较好的群体,探访则按月进行,每月安排1至2次。
全指标监控保障规范
为确保服务标准化,如皋市完善了监管与评估体系。对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及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实施了全方位的指标跟踪。同时,确立了详尽的评估准则,并对未达标准的服务实施改进措施。
同时,设立投诉反馈机制,确保特困人员能够迅速反映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举措有效地保障了服务品质与成效。
显著成效与未来展望
如皋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的通知》、《财务管理工作指引(试行)》以及《物资采购指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而加固了政策支持的基础。同时,建立了智慧探访平台,实现了服务、评价、监管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特别是对服务供给进行了优化,推出了“红、黄、绿”三种服务模式,以更精确的方式满足了特困人员的需求。
集结社会慈善资源,构建“专业服务与志愿援助相结合”的机制,确保分散供养的困难群体深切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关怀。展望未来,如皋市将持续深化“皋心助”服务项目的品牌建设,继续在社会救助领域书写温馨的篇章。对于如皋市针对特困人员的照料服务模式,其他地区是否能够借鉴并推广?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意见,如认为文章有价值,请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