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520”特殊日期,微信对转账额度进行了临时调整,将红包的最高限额提高到了520元。这一举措迅速引发了情侣间转账活动的热潮,然而,这一现象背后所涉及的法律议题也随即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微信红包调整
今年“520”当天,腾讯对微信红包的单个额度进行了临时性调整,将其从原本的200元提高到了520元。这一变动使得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人们能够更便捷地表达情感。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天大量用户通过微信发送了520元红包。在社交媒体上,众多用户也分享了情侣间的转账记录,一时间屏幕上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红包法律属性
夏锐,上海震亚律师事务所的执行主任及合伙人,提出,诸如520元、1314元等寓意爱情的红包,应被视为普通赠与。此类赠与一旦完成,便无法撤销。若赠与人要求受赠人退还,缺乏法律依据,通常难以获得法律支持,除非受赠人主动退还。此观点为情侣在处理此类红包问题时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指导。
小额赠与看法
对于涉及小额的情侣之间单方面的赠与举动,一旦赠与过程完成,便不能要求对方返还。夏锐律师指出,那些试图索回小额赠与的前任,其个人品德和视野确实值得深思熟虑。然而,若接受赠与的一方具备经济能力,在分手之后,他们可以选择主动退还尚未使用的物品。这种现象表明,在处理涉及小额情感财物的纠纷时,不仅受到法律规定的制约,还与道德情感因素密切相关。
网友支招效力
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提出建议,称无论收到多少转账,回复“感谢宝贝的节日红包”这一说法能够确保转账的赠与性质。然而,夏锐律师指出,这种做法在实际情况中并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审理的核心在于是否利用恋爱关系中的优势地位对另一方施加控制,转账的性质应当依据所有证据所揭示的事实来判定。
红包与转账区别
法官指出,微信红包的额度限制在200元,其被称为“红包”,按照民间传统通常象征着无偿赠送,一旦赠送便无需归还。相对而言,微信转账仅是支付手段,并不包含“赠送”的深层含义。此外,知名微博意见领袖庞九林律师亦表示,在恋爱关系期间,涉及特殊寓意数字的转账,例如“520”、“1314”等,一般会被视为赠与行为,难以被认定为借款。
特殊日子转账判定
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岳屾山指出,在诸如情人节、七夕等特定节日,若人们转账金额具有特殊象征意义,例如“520”或“1314”,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法院通常将其视为赠与行为。一旦款项支付,通常很难追回。这一现象对公众在特殊日期的转账行为提出了法律上的警示。
在恋爱过程中,若涉及发送特定数额的红包或进行转账,人们是否会在行动前对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进行预判?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讨论,同时,请记得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