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磐安县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件,陈姓志愿者来自缘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他给独居老人张大姐打去了电话,通知她所需药品即将送达。在偏远的乡村,这一送药行为背后,隐藏着一段怎样的温馨故事?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紧急求助

近期,一通电话打破了缘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宁静。电话那头,是来自磐安县仁川镇天山村的张女士,她独居且行动受限,焦急地询问能否为她提供一些日常药品。天山村位于磐安县最偏远地区之一,从县城出发,需穿越蜿蜒的山路,耗时一个多小时,村民的出行极为不便。张女士的求助,引发了一趟充满温情的药品配送之旅。

关爱起源

缘安社工“特殊需‘药’我来帮”活动的发起,源于一段深刻的经历。三年前,社工们在深入偏远山区进行走访时,惊讶地发现许多老人仍在使用过期的药物。这一发现深深触动了社工们的情感,他们意识到这些老人在药物使用方面存在极大的需求。自此,缘安社工团队立下决心,致力于为这些老人搭建一个永恒的“共享药箱”,为其提供持续的帮助。

三年坚守

最偏远村落老人急需用药?社工暖心服务已坚持3年  第1张

在过去的三年间,缘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磐安县人民医院的专家们紧密合作,持续为偏远山区的老年人提供药品服务。他们不畏风雨,已成功运送药物超过300次,即便面临坎坷的山路和恶劣的天气,也未曾停下脚步。此外,他们还亲自上门为2000多位老人进行了身体检查。这种执着与坚守,宛如一束明亮的灯光,为山区老人的健康之路带来了希望。

爱心延伸

为了便于老年人便捷地储存药品,缘安社工自发出资,分发了100个便携式药盒。这些药盒虽不占空间,却承载着对老人的深厚关爱。此外,定期上门为独居老人更换在保质期内的药品,已成为社工们坚定不移的职责,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情感链接

在药物配送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们发现,某些山区中的老年居民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未曾离开过自己的村庄。这些老年人不仅对药品有着迫切的需求,更渴望得到他人的陪伴和关心。缘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傅群峰指出:“部分老人非常孤独,我们在为他们送药的同时,也会与他们进行交谈。”这种陪伴使得社会工作者与老年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老年人将社会工作者视为自己的亲人。

温暖延续

连续不断为老人送药,温馨感人的故事接连上演。老人们频繁地赠送自家种植的瓜果蔬菜和积攒的鸡蛋以示感激。缘安社工通过实际行动彰显了社会责任感,“共享药箱”在山区中成为了一座明灯,为老人们带来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展望未来,这份温暖将如何传承?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同时,也请您点赞并转发本文,让更多的人见证这份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