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在我国各地引发了普遍的节水热情。在运城市,这一省级节水型城市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携手促进城市节水”为核心指导思想,呈现了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节水“运城模式”,其中亮点纷呈。

制度先行立约束

运城市按照预定方案发布了《运城市节水专项规划(2020-2035)》。该规划对再生水利用、雨水收集等关键任务的执行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为打造节水型城市设定了严格的规范。运城市所属的污水处理厂运行良好,其再生水使用率已攀升至46.1%,这一比例处于较高水平。截至目前,该厂已累计处理了2706万吨再生水。这些再生水在生态补水与工业循环利用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原本被视为“废水”的物质得以变为“活水”。

科技赋能提效率

踏入运城市中心区域,节水行动无处不在。众多政府部门、公共机构以及公园与广场均已完成全面改造,将两千多套陈旧的水龙头更新为节水型水龙头,进而实现了公共区域节水设施的高覆盖率,确保了普及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河东街等10条主要街道已安装智能灌溉设施,这些设施对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实施了精准灌溉,并采用了“滴灌与漫灌”相结合的技术。相较于传统灌溉手段,该措施有效节约了超过30%的水资源,同时大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高校节水树标杆

2025年5月运城节水宣传周亮点多?节水模式大揭秘  第1张

高等教育机构作为水资源消耗的主要承担者,在水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态度。在省内,这些倡导节水的示范性院校,普遍设立了专门的节水管理小组。宿舍内采用的IC卡取水设备,以及空调冷凝水的收集系统,均实施了“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回用”的全面、闭环管理体系。该学院的中水回收效率已高达80%,每年可节约超过30%的自来水,有效保障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宣传活动广普及

节水宣传周活动期间,市节水中心在市眼科医院举行了宣传活动。工作人员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挂起横幅、布置展板、派发宣传资料及环保帆布袋,并提供了现场咨询服务。他们向公众传达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日常节水的方法与技巧,以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相关知识。此举旨在加强节水减排和绿色低碳观念的普及。

多方动员造氛围

市城市管理局的节水部门在中心城区的南风广场、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区域进行了节水知识的推广和宣传活动。他们利用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宣传栏和LED户外显示屏进行了广泛宣传。同时,他们还成功吸引了2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共同营造了显著的节水氛围。

2025年5月运城节水宣传周亮点多?节水模式大揭秘  第2张

未来展望促行动

该中心促使我实现了从被动节约用水到主动节约用水的转变,这一变化得益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的积极推动。面向未来,中心计划对节水制度进行优化,普及节水型设备的运用,并且强化节水知识的普及和传播,目的是唤起市民对水资源问题的重视,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最终让节约用水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

关于运城实施的节水策略,公众对其在其他地区能否顺利推广存在一定疑问。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