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新技术的问世通常标志着重要进展。全国劳动模范吴灏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十年之久的潜心钻研,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这些突破不仅对工作流程进行了革新,而且在安全性能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创新成果闪亮登场

近期,工作人员在指定测试区执行了一系列基础操作。随后,五辆小型试验车辆依次从试验车主机站出发。这一创新成果由吴灏领导的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创新工作室研发,并命名为“3+N电力移动实验室”。该实验室引入了“一键启动、试验全程自动化、一键导出数据”的技术措施,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人工操作模式,并在保障安全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漫长研发艰辛之路

吴灏在基层生产一线岗位持续奋斗超过30年,期间他成功指导并实现了78项创新成果的研发。这一名为“3+N电力移动实验室”的创新构想,源自他对自动化试验集成设备的深入理解。该实验室由3个核心模块以及N个辅助模块组成,在研发过程中,它经历了多次关键的攻关阶段。经过十年不懈的钻研与奋斗,吴灏领导的团队在国网领域内,首次实现了试验车型的成功研发。

显著效益令人惊叹

新型试验车辆对行业效益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它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强化安全管理以及优化试验分析方法,成功推动了单趟车作业模式的创新。在电气试验领域,这一变革路径推动了集成化与智能化的进展。人工需求降低了50%,作业时间缩短了82%,这些成果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智能机器人再谱新篇

近期,拓普电气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吴灏的带领下,成功研制出了第三代高压开关柜智能作业机器人的初步模型。2023年,该智能机器人的首个版本在石家庄市举办的高质量发展主题展览中首次公开露面,并成功完成了10kV高压开关柜的规模化智能化维护任务,为河北省电力行业树立了新型生产力的标杆。

联盟合作汇聚力量

吴灏作为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对创新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主动提出了构建石家庄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创新工作室联盟的设想,并与众多机构达成了合作共识。这些合作机构包括7家国家级及省级的创新工作室,以及5家提供技术支持的单位。该联盟在国网系统中独具特色,全面整合了产学研创新的关键要素。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联盟实施了覆盖众多工作室的“双师带徒”教育体系,吴灏与八名学徒建立了师徒联系,并为每位学徒量身打造了专属的培养方案。他将创新工作室视为人才培养的“温床”,并致力于帮助年轻人通过实践提高技能。在此过程中,已有四人被确认为国网公司的专家级人才,另外五人则被认定为省公司的专家级人才。

公众对吴灏在电力行业所取得的创新成果表示高度关注,这些成果在引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上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变革,同时,公众对于这一现象的看法也备受瞩目。

30 多年磨一剑!78 项创新成果,3+N 电力移动实验室有多牛?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