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旅游高峰期,宜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帮助游客寻回掉入下水道的手机,这一充满人情味的行为,宛如一股清泉,滋润了游客们的内心,同时也体现了博物馆将服务质量视为核心价值的宗旨。
不慎掉落 求助博物馆
5月4日,下午四点钟左右,在宜昌博物馆的二层卫生间,游客江女士不小心将手机滑落至下水道的狭缝中。“手机掉入下水道的那一刻,我心情无比低落。”江女士回想起事发时的情形,依然感到惊慌失措。手机内储存着对她来说极其重要的资料与信息。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她立刻向宜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寻求援助。
迅速响应 开启打捞行动
田黎明和罗华罡,作为后勤保障部门的工程师,在接到紧急求助后,迅速携带了必需的专业工具前往事发地点。他们俯身,跪地,对管道的布局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并对打捞工作的挑战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在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后,他们开始逐步拆卸检查口。尽管下水道环境复杂,且弥漫着令人不适的气味,但他们依然保持专注,全力以赴地协助游客寻找丢失的手机。
艰难寻找 手机失而复得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仔细寻找,他们最终在3米深的下水道弯道处找到了不慎遗失的手机。工作人员手握这部虽沾有水迹但依旧完好的手机,出现在江女士面前,她激动地表示:“我未曾料想博物馆会对此事如此重视。”这台失而复得的手机,让江女士深刻感受到了博物馆所展现的关爱与专业态度。
锦旗致谢 彰显服务精神
5月5日中午时分,一面绣有“助人为乐显真情,尽职尽责暖民心”字样的锦旗赠予了宜昌博物馆。这面锦旗不仅表达了对方黎明、罗华罡两位员工辛勤工作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对博物馆全体服务团队的工作表现给予了高度认可。这种温馨的场面并非偶然,而是宜昌博物馆长期坚持温馨服务理念的生动反映。
假日统计 善举构筑防线
在“五一”假期期间,宜昌博物馆每日接待游客量逼近万人。即便如此,工作人员们依旧保持着热情的服务态度,全力协助游客解决各类问题。他们协助找回5张身份证、3部手机,以及数十件个人物品,如太阳伞、太阳帽等。同时,平均每日处理超过200次咨询与求助。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善举,他们为游客构筑了一道坚实的文明旅游防线。
持续努力 提升游客体验
宜昌博物馆恪守“以游客体验为重”的服务理念,馆内设施齐全,设有便捷的便民设施和“志愿者”服务点,同时全面覆盖了失物招领和无障碍设施。面向未来,该馆承诺将长期坚持“游客至上”的宗旨,不断努力提升游客的服务体验。这种将科技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的做法,让博物馆的温馨氛围得以真实体验。你是否曾在旅行中遇到过如此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