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一项重要公告。该企业已与船舶贸易公司以及加拿大Seaspan公司签订协议,联合承建六艘大型集装箱船。这一动作,如同在宁静的湖面投入巨石,瞬间引发了广泛关注。
沪东中华造船订单情况
沪东中华今年再次成功获取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此次订单已是第三批次。订单总量高达15艘,规模颇为显著。截至目前,公司承接的大型与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累计已突破百艘。这一成就使沪东中华在全球众多船厂中脱颖而出,数据直观展示了其在大型船舶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这些订单的获得,体现了市场对沪东中华的高度认可,而订单量的持续攀升,更是公司成长历程的有力证明。
在完成前两次订单任务之后,本次接单标志着公司所承担的使命变得更加重大。公司必须全面考量包括工期在内的诸多要素。毕竟,建造大型船只既耗时又耗力,而如何科学地制定生产计划,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自主研发船型特点
沪东中华公司自主设计并制造了这6艘船舶。这些船舶尺寸庞大,总长336米,宽度51米,深度30.2米。它们的装箱能力十分显著,13600TEU的装箱量就已非常可观,而最大装箱量更是达到了14132TEU。同时,这些船舶还配备了2000个冷藏箱位。
设计理念紧密跟随时代步伐,吸纳了最先进的理念。在脱硫塔和节能设备配置方面表现尤为显著,这些配置不仅满足了船舶未来向绿色燃料改造的需求,还确保了其低能耗、高速航行的特性以及环保性能。此类船舶完全符合国际环保法规要求,为客户提供经济且高效的运输服务保障。
交付计划时间表
依照既定安排,该批船只预计将分阶段在2026至2028年间完成并投入使用。在这一过程中,工作量相当繁重,从材料准备到组装的每个步骤,均需实施精确的时间管理。
该时间表涵盖了研发、建造和交付等环节,涉及多个部门间的紧密合作。各阶段相互依存,对沪东中华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任何环节的延误都可能对整体交付进度产生直接影响。
以人民币结算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订单采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这在国外船东与中国签订的船舶建造大额订单中实属少见。这一做法无疑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体而言,这一举措有望提升人民币在船舶贸易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可能促使更多外国客户考虑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对于企业来说,这将为沪东中华在国际交易中尝试新的方式提供助力,并为未来更加多样化的贸易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石。
手持订单全为绿色环保型
目前,沪东中华承接的民船订单普遍以绿色环保型和高附加值船型为主。这一趋势反映出企业对行业未来走向的紧密关注。同时,这也表明环保意识已广泛融入社会观念之中。
该理念不仅增强了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而且与全球航运业的演进方向保持一致。同时,部分生产线的发展规划已拓展至2030年之后,这一动向显著反映了企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积极的发展趋势。
对未来行业的影响
沪东中华近期所取得的成就,对整个船舶制造业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这一举措有望激发其他船舶制造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从而提升它们的竞争力。
环保行业中,该集团已成为标杆,其他企业有望借鉴其绿色制造模式。对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未来可能取得的新成就,各方意见不一。欢迎点赞与转发,同时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