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如何用‘四个三’硬举措筑牢燃气安全防线?  第1张

自2024年始,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及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全省范围内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安全生产基础性攻坚行动。萍乡市迅速作出响应,在城镇燃气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性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四个三”硬措施出台

萍乡市对燃气行业监管的重点问题进行了严格治理,并采取了“四个三”的工作策略。针对瓶装燃气企业存在的问题,该市推广了基于自有产权钢瓶的现代燃气企业制度。同时,实现了燃气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另外,规范了燃气配送和入户安全检查的流程。全市37家瓶装燃气充装企业经过整合,目前形成了7家液化气企业。这些企业配备了15处充装设施和22处供应点,其目的是为了达成规模扩张和标准化操作的双重目标。

企业设施分类管控

燃气企业设施需进行分类分级管理。针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企业,将采取淘汰措施;对于存在一般隐患的企业,则需进行整改,确保隐患彻底消除。此举旨在提升燃气行业整体安全标准,确保居民和企业用气安全。萍乡市正实施严格监管,向企业发出安全警示,强调安全为首要任务。

推进“三强化”举措

“三强化”策略被实施,旨在提升行业自我约束与监管效果。燃气行业组织积极承担义务,指导企业维护市场稳定,公开地公布销售价格和充装重量信息,遵循统一的充装标准和明确的定价规则,严厉打击不合理的定价行为。此外,萍乡市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颁布了相应的法规,对燃气安全监管的职责进行了具体划分。相关部门强化了对液化石油气瓶装市场价格的控制,并同步发布了安全提醒,目标在于整治和规范市场运行秩序。

行业智慧化管理推进

推动行业智能化管理步伐,实施“三统一”方案。推广使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阀门钢瓶,并为每只钢瓶配备二维码进行身份识别。对用户原有的钢瓶实施折扣回购政策,同时通过收取租赁保证金的方式提供新气瓶,以此保障自有钢瓶制度的顺利实施。在配送及安检领域,强化企业所应担负的职责,需对企业配送员工进行培训及评估,合格者将获得正式劳动合同。全市共举办了七场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主要针对各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这些活动共培训了773名专门负责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的专业人员。

配送标准规范统一

统一了瓶装燃气配送的标准。增配了17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和420辆统一设计的“小黄车”。对充装、配送、安检等关键步骤执行了标准化操作流程。借助“智慧燃气”平台实现了全程监控。将配送及安检工作与业绩相联系,入户安检率从38.7%提升至97.33%,显著降低了用户端的安全隐患。这些措施显著增强了燃气配送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隐患排查整治落实

开展全面检查与整改行动。对城市燃气管道和设备进行“带病运行”状况的审查,核实管道总长度和天然气站点数目,编制问题清单及整改方案。提速燃气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特邀省级燃气领域的专家对问题企业进行复查,已成功消除19处一般性安全隐患。政府部门提升了燃气安全检查的强度,发布了整改和监督的规范性文件,对违反规定的燃气公司实施了惩罚,并对外进行了公开曝光,对不符合安全用气标准的消费者实施了供气中断,并且持续加强了对这一领域的严格监管。

萍乡市已采纳城镇燃气安全生产的相关策略。然而,这些措施在其他区域的适用性存在争议。公众对此看法不一。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并支持本文,以促进其更广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