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灵川县群众昔日常受“多门奔波”之苦,今已实现“一门解千难”。该县近年来加速综治中心建设,矛盾解决效率显著提升,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

推进综治中心建设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正着力推进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与实体化运营。工作人员正严格执行各项建设标准,持续提升办公设施和人员配置水平。县乡两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综治中心具备优良的办公环境和高效的运作机制,为后续矛盾纠纷的解决奠定了稳固基础。

从跑断腿到进一扇门!灵川县如何实现矛盾调解98%满意率?  第1张

灵川县通过持续努力,在多元化解矛盾与纠纷方面实现了显著成果,并提高了服务水准与效率。根据最新数据,截至目前,该县民众的安全感已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这一成绩充分反映了综治中心建设所带来的积极效应。

矛盾调解高效联动

2024年12月,灵川县大圩镇居民毛某因邻居常某烧煤取暖导致噪音影响生活,遂至大圩镇综治中心寻求帮助。工作人员迅速响应,一方面安抚了毛某的情绪,另一方面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

大圩镇综治中心汇聚了多部门资源,同时引入了民间调解组织。在多部门紧密合作中,调解工作得以高效进行。调解员与常某展开沟通,使他认识到错误并主动改正。双方建立了微信联系,承诺将加强后续沟通,成功化解了纠纷,展现了“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

平衡充电桩纠纷

灵川县一公园内,顺祥城小区居民因物业增设电动车充电桩引发矛盾。该争议在社区调解无果后,事件被提交至灵川县综治中心。中心对此事件予以关注,并立即派遣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从跑断腿到进一扇门!灵川县如何实现矛盾调解98%满意率?  第2张

综治中心经过充分讨论与分析,指派了住建局和社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同时收集了相关资料,并咨询了法律专家的意见。调解员在综治中心的调解室里,按照情理法的原则进行了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并明确了充电桩安装区域的边界。此举不仅妥善解决了纠纷,还保障了小区居民日常通行的顺畅。

“中心式”办公提效

灵川县综治中心按照法治化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案,设置了专门的服务窗口。法院、检察院、公安等五个部门均设有常驻机构。其他相关单位采取轮换驻扎或随时响应的机制。这一举措实现了各部门的集中办公,与过去分散的办公模式形成鲜明对比,极大地便利了群众办理事务。

该中心实施“受理、分流、督办”的工作机制,迅速处理简易事务,对于复杂事务则借助平台进行任务派发,并明确了责任归属和反馈期限。自规范化建设启动至今,已发现176起矛盾和纠纷,成功化解173起,化解比率高达98.3%,纠纷解决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提供全方位服务

灵川县综治中心承担基础矛盾调解任务,并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内设有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专门为民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文书撰写服务;法律援助中心专注于帮助经济困难的民众解决法律难题;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则为面临纠纷困扰的民众提供心理援助。

自相关服务启动以来,众多民众享受了其带来的益处。据相关记录显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接待了众多咨询者,法律援助中心成功处理了多起援助案件,而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则多次开展了心理辅导活动。这些举措有效减轻了民众的心理负担,帮助他们以更佳的状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构建矛盾联调格局

从跑断腿到进一扇门!灵川县如何实现矛盾调解98%满意率?  第3张

灵川县根据“县级统筹、乡级主战、村级主防”的职能设定,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矛盾联合调解机制。县级负责资源的整合、政策的制定与指导;乡级积极介入矛盾处理,承担主要角色;村级则凭借与民众的紧密联系,致力于矛盾的预防工作。

在此情形下,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共同应对各种矛盾和争端,现场迅速解决问题。通过明确各级职责,建立了上下级之间的协调机制,有效阻止了矛盾的蔓延,为灵川县的和谐与安宁提供了有力保障。

请问您所在地区是否建立了类似的快速解决争议的机制?若您有相关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体会。此外,请您为本文点赞并分享,以便让更多人知晓灵川县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