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纺织城街道三棉社区通过“小板凳”围成的圆圈,举办了第二次“群众面对面”的板凳会。这一活动标志着基层治理模式由“干部主导”向“群众主导”的转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会前验收展诚意
3月25日,活动前夕,社区工作人员组织与会居民对前期板凳会上提出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现场考察。他们逐一走访各个地点,通过对比新旧情况实施“亲身体验式”检查。观察到之前混乱的区域变得井然有序,受损设施已得到修缮,居民们明显感受到了社区治理的认真态度,对即将召开的板凳会抱有更高的期待。
本次验收活动使居民目睹了问题解决的切实成果,提升了居民对社区治理的信心,为后续活动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会上畅言凝问题
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居民代表踊跃表达意见。有人提出“汽车和电动车随意停放”现象严重,不仅阻碍了小区通行,还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另有一位居民反映“小区入口处排水系统不畅,积水问题严重”,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此外,还有居民关注到“5号楼下的电动车充电桩出现故障”等问题。
在持续超过一个小时的积极交流中,社区工作者对居民提出的各类意见和提议进行了详尽的记录。这些议题涵盖了诸如停车位布局、小区环境卫生状况以及公共设施的维护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包括了增设老年活动场所等新的需求。
多元回应解民忧
社区及物业管理者对居民关切逐一作出答复。就停车位布局,他们承诺进行严谨调研,并计划增设合理数量的停车位。在小区卫生状况上,将提升清洁作业频率,并强化垃圾处理效率。至于公共设施维护,他们承诺将迅速检查并修复,以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负责人对增设老年活动场所的新期望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们正积极搜寻适宜的场地,并致力于加快项目的实施进度,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多方面需求。
会后行动抓落实
“板凳会”落幕之后,街道及社区工作人员迅速与物业团队一同前往问题地点。鉴于北区广场前楼梯遭机动车辆非法停放,现场决定即刻进行整改措施,安装隔离桩,以避免车辆再次违规停放。
针对小区内非机动车停放和充电设施短缺问题,工作人员已实地调研,选定适宜建设停车棚的地点。选点完毕后,将启动路面硬化工程。此外,还将联络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以确保停车棚搭建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有效解决居民充电难的问题。
齐心共治焕新貌
“板凳会”推动了社区力量的集结,实现了从个体发声到集体行动的转变。居民们踊跃投身社区管理,贡献了他们的智慧和能量。社区与物业管理方紧密协作,共同构成了强大的工作团队。街道工作人员强化了指导和协调工作,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三棉社区现今景象全新。车辆停放整齐划一,环境卫生状况良好,公共设施完备,居民面带喜悦。此模式齐心协力,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力。
模式拓展启未来
三棉社区的“板凳会”模式在纺织城街道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借鉴价值显著。展望未来,此模式有望在更多社区得到推广,使更多居民能参与到基层治理,共同描绘出幸福的未来景象。
这一模式经过持续优化和扩大,有助于使基层治理更符合民众需求,确保民众在基层治理中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关于“板凳会”模式,您认为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实施创新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