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技师学院近期举办了一场引人入胜的宣讲活动。该活动在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深入挖掘了本土文化内涵。同时,它为师生们营造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活动背景
为了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提升师生对故乡的热爱和认同感,常德技师学院于3月20日至21日在校内举行了“以文绘城——常德故事大家讲”主题活动。该活动分阶段对全体教职工和入团积极分子进行,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视角,让常德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团委副书记演讲
周湘平,学院团委的副书记,以《河街印象》为讲座主题。讲座中,她从河街因水兴盛的商贸历史出发,通过对比过去河街的影像与现今重建的实景,让听众仿佛置身于沅水河畔的百年时光。此外,她还讲述了关于河街的趣闻轶事,进而探讨了河街的美食文化、名人的故事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周湘平强调,教育工作者需致力于文化传承工作。他提出,应采用“乡愁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常德文化深入人心。
学生代表分享
谌映菡同学针对常德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地名起源和历史变迁进行了深入剖析。她通过展示大量图片资料,从“中华城祖”城头山的历史地位,阐述了“世界稻源”的由来;接着,她讲述了茶禅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夹山寺;同时,她还提到了在桃源出土的“方罍之王”皿方罍,以及安乡县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白陶盘。这些论述有力地证明了常德在农耕文化起源地中的关键作用。
文化传承意义
本次宣讲活动在传承常德地方文化方面效果显著。师生们以生动的讲述,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常德河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周湘平以充满情感的演讲,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与革新,而谌映菡则通过丰富的案例,揭示了常德文化的根源,这些都有助于地方文化记忆的传承。此外,活动还提升了师生对常德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活动形式亮点
此次文化活动以讲座形式呈现,特色鲜明。师生们从各自角度分享,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多样性。在讲座中,多媒体资源与讲解紧密结合,历史影像与现场实景、众多图片与生动叙述,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这种生动形象的表达手法,相较于传统宣传,更易于让听众接受并理解常德文化。
后续活动规划
学院计划继续围绕“以文绘城”主题展开系列活动。该活动旨在支持河街文化表演,为传统文化提供展示平台;组建师生文化宣传团队,以扩大文化影响力的覆盖面;制作常德文化相关短视频,借助新媒体渠道拓展传播渠道;开设专题团课,将文化传承融入教育实践中。这些举措旨在打造“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新模式,促进地方文化传承与青年一代的成长同步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