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如何通过趣味实验解锁自然密码?揭秘巴东县气象日科普活动的精彩瞬间  第1张

3月21日,世界气象日当天,巴东县信陵镇的光明小学开展了一场吸引眼球的气象科普活动。活动引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其中,热情高涨。

活动背景与契机

3月23日,第65届世界气象日拉开帷幕,主题为“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巴东县科协、县气象局与巴东团县委合作,组织了一次科普活动。活动在信陵镇的光明小学举行,旨在揭开气象科学的神秘,探索自然奥秘。巴东县气象局近年来不断促进气象科学知识的传播和防灾减灾技能的提升,此类活动的举办已多次进行。

科普知识讲解

学校报告厅成为了活动的举办地。科普员运用精心准备的PPT,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们详细解释气象预报图表的内容。从简单的晴朗和多云图标,到复杂的暴雨和雷暴预警标志,科普员逐一进行了深入解析。学生们专注地聆听,并积极地记录在笔记本上。在讲解过程中,科普员还结合实际案例,使得气象知识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吸收。暴雨预警发布时,学校会向学生传授如何在恶劣气候环境下实施安全防护的方法。

互动环节热烈

“气象知识快问快答”环节迅速活跃了现场气氛。科普员提出了一系列吸引人的气象问题,学生们纷纷响应,争相举手抢答。这些问题涵盖了气象基本常识和天气现象等多个方面,比如询问对流雨的定义,以及雾和霾的区别。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可获赠小礼品,这一激励措施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师生间的频繁对话中,气象知识悄然植根于学生的记忆之中。

孩子们如何通过趣味实验解锁自然密码?揭秘巴东县气象日科普活动的精彩瞬间  第2张

实验操作高潮

活动主要关注实验操作环节。科普志愿者指导学生进行《风的形成揭秘》的互动实验。学生获得实验材料后,依照志愿者指导,亲自体验对流风和热力环流等气象现象。当成功模拟出风时,学生们普遍表现出兴奋。有些学生提出疑问,志愿者耐心解答,并激励学生进一步研究气象现象的科学原理。

学生感受反馈

周可佳表达出激动之情,称当天她学习了众多气象标识,对气象预警的重要性有了深入认识,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风的形成机制。她承诺未来将更加重视气象知识的学习,以扩充个人知识库。众多学生与周可佳观点一致,普遍认为此次活动收获颇多,对气象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其中一些学生甚至计划将所学气象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活动意义深远

巴东县近期举行了一场科普盛会,旨在为学生群体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此次活动融合了理论与实践,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气象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活动也增强了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巴东县气象局计划未来举办更多样化的“气象+”科普活动,以助力农业发展及防灾减灾工作。大家是否觉得此类气象科普活动应在更多学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