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第65届之际,恩施成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气象科普盛会,为青少年提供了全新的互动感受。接下来,我们将共同探索这一活动的精彩内容。

孩子们化身小小钦天监,气象公园探秘之旅!你准备好了吗?  第1张

活动背景

2025年3月23日,第65届世界气象日拉开序幕。恩施州气象局联合气象学会,与建始县科协、建始县气象局及实验小学合作,于3月19日成功举办了“科普大讲堂”。活动在恩施州科普教育基地,即建始县气象公园展开。130余名实验小学学生参与了这场气象知识探索活动。

科普讲座开眼界

建始县气象台迎来了孩子们的到来,他们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在讲座上,气象志愿者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孩子们解释了各种天气现象的成因,比如雷电的产生和降雨的形成原理。同时,他们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应对气象灾害,确保孩子们在遇到暴雨、强风等自然灾害时能够保护自己。讲座内容广泛涉及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多种影响。孩子们通过讲座,意识到了环保的迫切性。此次讲座激发了他们对气象科学的极大兴趣,并深刻感受到了该学科的独到魅力。

互动问答显热情

讲座结束后,交流提问环节随即展开。众多孩子踊跃举手,提出了各种疑问,包括太阳为何在早晚呈现红色而中午呈现白色,以及气象卫星如何进行天气监测等问题。气象讲解志愿者逐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气象知识的理解,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更迫切地想要揭开气象的奥秘。

多媒体展示知体系

孩子们化身小小钦天监,气象公园探秘之旅!你准备好了吗?  第2张

活动现场,气象讲解员们运用多媒体互动课件向孩子们呈现了建始气象观测系统的实时监测网络。在大屏幕上,气象监测站的数据与气象卫星图像等资料一目了然。孩子们目光紧随屏幕,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员对气象观测原理及方法的详细解说。他们目睹了该气象技术的尖端进展,不禁对气象科技所展现的卓越实力表示敬佩。这一经历促使他们对气象领域的知识有了更加直观且深入的认识。

户外广场学法规

学生到达气象公园广场,开始进行户外教学。他们通过观看图片和展板,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有了深入了解。展板内容详实,不仅呈现了科普的重要性,还详细解释了相关法律条款。此外,学生们还学习了《云的语言》,学会了如何通过云的形状和颜色来预测天气。同时,防灾减灾知识的展示提升了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气象站里探秘象

孩子们来到了建始国家基本气象站。他们攀爬上高耸的观测塔,俯瞰了建始县复杂多变的天气状况。在这里,气象讲解志愿者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风向风速仪、百叶箱、雨量筒等气象仪器的运作机制。他们详细说明了风向风速仪如何测定风向和风速,百叶箱如何保护温度传感器不受外界干扰,以及雨量筒如何准确测量降雨量。孩子们围绕设备聚集,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对气象因素有了更为直观和具体的概念。

孩子感受与活动展望

付田毓,五(6)班的学生,欣喜地表示:“今天,我学到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气象知识。气象监测设备同样令人惊叹,我掌握了多种监测天气的方式和仪器。这些工具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展望未来,我打算继续探索更多自然界中的奥秘。”本次科普讲座的举办旨在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加强科学教育与社会大众的交流。据县科协负责人透露,未来将与多个部门合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讲座。这一举措目的是激发公众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同时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你是否怀念起那些儿时参与过的难忘科普活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回忆,同时,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