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正致力于促使领导干部及民众摒弃高额彩礼和婚礼开销,并提倡积极健康的婚姻观念。具体分析,以下列出了各地区采取的积极措施及其取得的成效。
霍山:村规民约引领变革
3月15日中午,六安市霍山县太阳乡金竹坪村,“新风堂”举办了一场零彩礼婚礼。这场婚礼舍弃了高额彩礼和豪华酒席,却依然充满了温馨。新娘的父亲詹高峰强调,孩子的幸福最为关键。村规民约对婚丧嫁娶的标准进行了统一规定,为移风易俗提供了明确指引。据数据统计,去年村民在红白喜事上的花费相比往年减少了近半。目前,全县144个村(社区)都将婚事新办理念纳入村规民约。
宣传引导强化观念
段嫄嫄,霍山县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副主任,强调,该中心以“零彩礼、低彩礼、不收礼”为核心,组织了一系列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些活动致力于塑造乡村文明风气、家庭正面氛围和民众纯朴习俗。这些活动旨在让广大民众深入领会婚嫁新风的实质,逐步更新传统观念,从而为全面摒弃高额彩礼和奢华婚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和县:集体活动助力改革
马鞍山市和县婚姻登记处的颁证大厅近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结婚登记颁证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新人群体共同作出承诺,坚决抵制高额彩礼和奢华婚礼。新郎陈香表示,集体颁证仪式显得格外庄重,幸福生活需要通过辛勤劳动来创造。和县作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的第二批参与者,已推行集体结婚登记及婚礼等创新举措,持续推动文明婚俗的建设。
持续推进形成示范
马鞍山县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许明选建议,对村规民约进行更新,目的是为了继承和普及低彩礼、零彩礼及新型婚礼的传统理念。这一行动旨在树立榜样,推动婚俗变革。这些改革不仅为新人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婚礼体验,而且在当地社会产生了正面效应,吸引了更多人士投身于婚俗改革的潮流中。
宣城:实践活动倡导新风
宣城市正大力推广移风易俗,目的是培养民众正确的婚姻观念。公交车婚车、取消酒席、摒弃奢华,这些新潮流逐渐受到欢迎。这些活动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易于被大众接受,有力推动了文明婚俗在当地的广泛传播和普及。
多样形式深入人心
宣城市不仅未固守单一模式,更实施了多种创新措施。该市积极倡导婚事新办的理念,遍及每个家庭。这些举措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体现了当地对文明婚姻的深入探索与实践,也为其他地区树立了可借鉴的榜样。
阜阳:集体婚礼常态化
阜阳市连续四年举办了“零彩礼 低彩礼”集体婚礼活动,活动累计超过160场,吸引了2100多对新人参与。此类集体婚礼的定期举行,为倡导健康婚俗提供了有效途径,众多新人通过简洁而庄重的仪式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规模扩大影响增强
阜阳市举办的“零彩礼 低彩礼”集体婚礼活动参与度不断提高,规模也在扩大。这一活动的社会影响力随之增强。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认识到传统彩礼和婚礼高额费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开始倾向于选择简约的婚礼形式。这种新的婚俗在阜阳市正逐渐受到欢迎。
全省联动成效初显
安徽省各市县实施了多样化策略,包括制定村规民约、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以及举办集体庆典,以此推动文明婚俗在江淮地区逐渐流行。从皖北到皖南,各地积极响应,共同努力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且充满正能量的婚姻文化环境。
未来展望任重道远
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全面改变婚嫁的传统观念和习惯仍存在众多困难。未来必须不断加强宣传推广,创新活动方式,以推动更多人群对新型婚嫁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广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