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背景
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系统,迎合市民对阅读等公共文化设施的需求,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期不断寻求创新策略。目前,市民对便捷文化场所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启动了借助社会力量建设“城市书房”的项目。该计划在都市商业区、文化园区等区域进行布局,目的是将文化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建设模式
我市已形成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共建模式。政府负责整体规划,各级公共图书馆贡献资源,而社会力量则提供场地。此模式有效融合了各方的优势,既突显了政府的指导职能,又体现了社会力量的机动性。目前,已有26个城市书房落成,成为该模式成效的生动例证。
建设规模
截至目前,本市已建成城市书房26座,覆盖面积达1.54万平方米。藏书量达到23.32万册,为市民提供了充裕的阅读选择。项目总投资约为0.5亿元,其中社会资金投入约0.4亿元,占比八成,对社会资金在项目中的关键作用给予肯定,有效加速了“城市书房”的建设步伐。
运营投入
城市书房每年的运营管理资金总计超过665万元。在这笔资金中,约454万元由社会力量提供,其比例超过68%。这持续的资金注入确保了城市书房的日常运作,使其能够持续为市民提供服务,并维持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活动开展
城市书房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平台,包括文化沙龙和阅读分享等。在2024年,该书房接待了超过94.9万名读者,并举办了340多场阅读推广活动,吸引了5万余人次参与。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们身边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港湾。
建设意义
位于居民区附近的“城市书房”项目,作为提升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之一,显著促进了15分钟阅读圈的形成。该项目使得文化资源更加便捷,增强了居民的文化满足感。展望未来,“城市书房”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请问“城市书房”如何增设更多特色功能以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敬请于评论区提出您的见解,同时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