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汶川县的企业纷纷采取行动。特别是来料加工行业,它已成为当地居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关键渠道,并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
工坊现场热火朝天
2月25日,在汶川县威州镇七盘沟小微科技园的来料加工致富工坊总部车间,场面十分活跃。十余名当地居民正在专注地学习仿真花的制作。南桥社区的居民王丽在此工作已久,这份职业既让她能兼顾家庭,又能为家庭经济提供支持。现场,大家边学习边交流,共同致力于迅速掌握相关技能。
缝纫工坊赶制订单
在汶川县绵虒镇绵丰村的来料加工缝纫工坊,数十台缝纫机井然有序地摆放。工人们正专心致志地赶制着罩衣。负责人李玉芳透露,该工坊专注于罩衣生产已有很长时间。车间内,12名当地居民在此稳定就业。其中,熟练工人每月最高可赚取3000余元,普通员工月收入也在2000元以上。
对口支援落地生根
2019年,得益于浙江省的帮扶,汶川县设立了来料加工车间。自脱贫攻坚过渡至乡村振兴时期,这一产业迅速成长,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就业机会,家门口便有了致富的工坊。众多居民因此受益,生活水平逐步提升。
协会全面复工复产
汶川县来料加工协会旗下各车间已全面恢复生产。协会目前接到的订单种类繁多,包括儿童防护服、防晒衣、职业装、无痕内衣以及仿真花卉等。协会正计划拓展更多产品线,旨在推动加工产品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进程。
创新模式高效运作
汶川县正致力于加速来料加工行业的进步,积极寻求市场化的改革路径。该县采纳了“协会加会员”的组织管理模式,以此提升致富工坊的运行效率和秩序。在此过程中,汶川县持续扩大货源渠道,与浙江义乌、长兴以及成都等地的资源进行对接。产品线也从无痕内裤延伸至童装、罩衣等多种类产品。
产业升级未来可期
汶川县来料加工协会计划对奖补政策进行更新,着重于推动产业升级和增强竞争力,以促进产业的飞跃式增长。同时,协会也将增强对来料加工经纪人的奖励力度,以激发从业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目前,汶川县已设立14个来料加工致富工坊,有效促进了1500多人就业,人均月收入增加超过2200元。
汶川县的来料加工产业有望在哪些领域取得新的进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