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开端

2024年9月某日下午一点左右,陈小文在一家银行接待了洪江水。洪江水已逾六十岁,语速较缓。他向大堂经理表明了取现需求,并被指引至柜台。他提出需取出3万元以上现金,并说明这笔钱是来自常小军的账户。

陈小文凭借丰富的银行从业经历,对异常情况保持高度警觉。他察觉到事情存在疑点。随后,洪江水突然改口,声称款项为爱心人士捐赠,这一说法进一步激发了陈小文的疑虑。因为银行过往确实遭遇过涉及诈骗的转账案例。

诈骗诱饵

2024年9月,洪江水接到一封快递,信中提及将有扶贫资金发放给老年人。发件人自称是扶贫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并在未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先行向洪江水的账户转账。这一行为让洪江水产生了尝试申请的念头。随后,他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等个人信息。

洪江水在App上显示已成功申请到92万元扶贫资金。然而,他并未意识到,给他打电话的竟是一伙电信网络诈骗分子。这伙诈骗分子以行骗为宗旨,通过应用程序对老年人进行所谓的培训,并承诺可领取扶贫资金,同时要求他们提供银行账户信息。

诈骗套路

诈骗团伙不仅要求老年人提供银行信息,还指导他们运用特定的“话术”误导银行职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顺利提取上游犯罪所得的款项,并将其转入指定的账户。根据团伙成员王琳雨的指示,洪江水在“一心圆梦”App上“申请”到了92万元,然而却无法成功取出。

王琳雨向洪江水传达了信息,指出必须提供当前使用的有效银行卡号码。在提款过程中,需保持镇定,避免引起银行员工的疑虑。这一要求反映出,诈骗集团为转移非法所得,不断变换手法。

警方介入

2024年9月6日,常小军与一位自称为“小玲”的女子在网络上进行了交流。他并未意识到“小玲”实为诈骗团伙的一员。银行职员陈小文发现洪江水的情况有异,随即报警。警方当天便将洪江水抓获,并对他的身体及手机进行了细致的检查。

警方已查封涉案资金,并已悉数退还给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常小军。此举标志着该诈骗网络的关键环节已被警方切断。同时,警方已着手对整个诈骗团伙及其相关人员展开深入调查。

关联犯罪

经过调查,张志东虽知该资金来源非法,却仍将个人持有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账户提供给上游进行收款及提现操作,涉及诈骗资金5万元。这一行为有助于警方深入调查诈骗资金的流转过程。

该案件涉及的主要犯罪手法为诈骗团伙将资金转入老年人账户,随后诱导老年人将款项提取并转至指定账户。这一系列动作揭示了诈骗团伙精心策划的资金流转路线。

案件结局

2024年12月6日,桐庐县检察院依据洪江水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起初,洪江水遭受了诈骗,但随后他察觉到资金可能存在问题,尽管如此,为了个人利益,他仍协助诈骗团伙提取现金,并欺骗银行柜员,从而成为诈骗活动的共犯。

检察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认定当事人存在可宽恕的因素,故最终作出了不予起诉的裁决。至此,该银行揭露的电信诈骗案件可以视为暂时结束。

请深入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增强老年人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欢迎发表您的见解,同时不妨为本文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