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遭遇过“宽带升级,免费上门服务”的来电?此类情况可能潜藏风险。不法分子可能身着类似运营商的“工作服”,假借宽带升级之名,上门安装所谓的“新设备”,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诈骗活动的“帮凶”。

骗局揭秘

近期,多个地区频现新型诈骗行为。犯罪分子假扮成网络运营商员工,声称可为用户免费提供宽带升级服务并亲自上门安装所谓“新型设备”。用户一旦同意,他们便悄无声息地在用户家中安装了虚拟拨号器。这些人借助用户的信任,在看似正常的安装过程中实施诈骗,导致众多用户遭受了经济损失。

警方调查显示,此类诈骗行为已扩散至多个城市,影响范围广泛。在某一个月度统计中,一个城市便记录了近百起相关案件,对市民的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虚拟拨号设备

虚拟拨号设备主要分为两类:“GOIP设备”和“VOIP设备”,分别针对手机号码和固定号码。这类设备犹如诈骗分子的得力工具,具备远程操控、多卡同时使用、信号转换以及IP地址隐藏等多种功能。借助这些设备,骗子能够远程拨打诈骗电话,并且能够巧妙地掩盖自己的真实位置。

某些电话诈骗看似源自本地,实则可能源自国外,这是由虚拟拨号设备所造成的伪装效果。这种伪装使得受害者难以辨别,显著提升了诈骗成功的可能性。

特性危害之一:高隐蔽性

虚拟拨号设备具有极高的隐蔽性,这使得防范变得异常困难。骗子能够将境外来电伪装成国内普通电话号码,即便是经验老道的用户也可能被误导。此外,他们还利用远程控制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识别难度。

在某地,一起诈骗案件引起了关注。受害者接到了一通自称是国内大型企业客服的电话。经过调查,警方发现这通电话实际上是通过虚拟拨号设备从境外拨打而来的。这种隐蔽的诈骗手法使得诈骗分子能够在长时间内作案而未被发现。

特性危害之二:高危害性

该设备具备同时处理多张电话卡的能力,从而使得诈骗分子能够同时对多个人进行诈骗活动,其潜在影响范围极为广泛。若某地区有人安装了此设备,周边众多民众便可能面临被诈骗的风险。

某些住宅小区内,不法分子擅自在一户居民家中装置了虚拟拨号设备,随后在较短的时间内,数十位居民纷纷接到诈骗电话。众多居民因此遭受经济损失,其生活品质受到了严重损害。

特性危害之三:高损失性

采用虚拟拨号设备进行的诈骗行为,其涉案金额通常十分庞大。诈骗分子精心设计诈骗方案,针对人们的心理缺陷进行诱导,一旦得逞,受害者往往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某地发生的一起诈骗案件中,一名受害者接到了通过虚拟拨号设备拨打的诈骗电话,随后,其数十万元的储蓄被诈骗分子骗走,这一事件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无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警方严正提示

警方提示,市民们需注意,擅自安装或使用GOIP、VOIP设备已触犯法律,切勿因小失大,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特别是老年群体,作为主要的受骗对象,需增强防范意识,对那些声称是通信公司员工的陌生人应保持警惕。

家庭成员需提升对长辈的关怀,采取不同途径向他们传授防骗知识。此外,公众需妥善保管个人资料和重要证件,如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等,一旦察觉异常情况,应迅速向警方报告。若发现有人使用欺诈工具或假扮通信公司员工上门安装欺诈设备,应立刻拨打110报警求助。

面对当前猖獗的诈骗行为,您是否遭遇过类似的情形,或者有有效的防范策略愿意与大家交流?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意见,同时,也请您点赞并转发本文,以便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类诈骗,从而有效预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