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大年初四的午后,浦东国际机场接待了一架航班。该航班搭载着100名赴上海工作的务工人员。这一情况凸显了上海与劳务输出地之间的紧密纽带,同时也体现了上海对务工人员的高度关注与支持。

来沪务工者的来源与抵达

2月1日,上海接待了来自云南曲靖、文山、红河等地的100名务工人员。这些人乘坐包机抵达了浦东国际机场。当天下午,这一事件标志着他们在上海的新生活正式开启。他们怀揣着对上海的向往,踏入这座繁华都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他们的到来,预示着沪滇劳务合作在蛇年迈入新阶段。尽管正值大年初四,许多人还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但他们已踏上或返回上海,投身于求职之路。

这些务工人员背景各异。杨庆瑞,来自云南曲靖会泽,因子女教育需求,与妻子早年便计划迁至上海。去年,他们收入均超10万元,成为他们再度选择来沪的关键因素。

2025蛇年首批来沪务工者抵沪!背后有何故事?  第1张

上海方面的欢迎礼遇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主要负责人杨佳瑛在机场迎接了外来务工人员,并向他们表达了真挚的问候,同时赠送了节日礼物。在正月初四这一天,机场内充满了温馨的欢迎气氛。杨佳瑛的这一举动展现了上海对务工人员的友好关怀,有助于减轻他们初到新城市的紧张感。

静安、虹口、宝山区的人社部门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了接待。他们引导外来务工人员乘坐大巴,前往企业住所。此举旨在传递关爱,让务工者感受上海的温馨氛围,确保他们在旅途中有如家一般的温暖体验。

2025蛇年首批来沪务工者抵沪!背后有何故事?  第2张

务工者的个体故事

龚玉芬在上海服务行业工作已满12年。她带着两个年满18岁的双胞胎女儿欧茹意和欧茹芸,从曲靖会泽县迁至上海。往年,女儿们留在家中,但今年,她希望女儿们能来上海与家人共聚,同时探索更宽广的发展前景。欧茹芸透露,这是她首次踏入上海,她渴望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将所经历的故事与同龄人分享。这一动向反映出,上海对于外地人来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吸引力的城市。

张买,源自云南省富宁县,专业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在迎接新年之前,他已返回上海,着手为来年的工作做充分准备。他的个人经历,是众多来沪务工人员生活轨迹的缩影。

“点对点”返岗服务的变化

今年,人社部门推出的“点对点”返岗服务展现出新趋势。服务启动时间比往年前移,同时服务批次也有所增加。这些调整旨在实现双重目标:一方面,助力外来务工人员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保障企业节后拥有充足劳动力,助力生产顺利启动。沪滇两地劳务合作成效显著,双方互利共赢的局面持续巩固。

后续的就业助力措施

上海当地的人社部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推出了多套就业支持措施。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务工者的职业愿望,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并给予培训费用的补偿。对于技能不足的务工者,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旨在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保障他们在上海能够获得稳定的职业岗位。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务工者的个人发展,也提升了他们的就业实力,为他们在上海扎根提供了信心支持。

徐建华代表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中心,强调两地通过实施精准帮扶、优化劳动力配置和联合培育人才,呈现了产业与人才互动发展的积极策略。这一行动体现了上海与云南在劳务协作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深远规划。

未来的招聘会计划

春节期间,上海各级人社部门开展了“点对点”返岗服务。同时,他们开始着手处理节后的用工需求问题。计划在春节后举办超过110场招聘会,提供超过10万个职位。此举旨在为务工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并帮助企业减轻用工压力。这一系列大规模招聘活动的安排,展现了上海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对人才需求的重视。

上海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以扶持外来务工人员,这些措施旨在实现企业和劳动者共同获益。关于沪滇劳务合作项目的最新动态,公众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若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助益,请点赞并予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