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S44康略高速传来喜讯。关键工程土建一标段的长坝1号大桥已成功实现双幅连接。这一进展对工程后续的顺利进行极为有利。同时,它也使康略高速阶段性通车目标更加临近。

大桥概况

S44康略高速长坝1号大桥双幅贯通!918米巨龙横跨国道,如何实现精准架设?  第1张

长坝1号大桥横跨国道G345线,全长达到918.04米。其主体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后张)简支小箱梁以及连续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值得关注的是,40米和50米的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共有34片,这一数量占据了全桥用钢总量的三分之一。

大桥的基础结构形式多样,涵盖柱式台、柱式墩、预应力门架墩和空心薄壁墩等。各类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支撑。这种设计多样性凸显了项目的复杂性和建设团队的精心策划。

开工背景

2020年10月,工程正式开始建设。预计至2025年6月,康县寨子枢纽立交至康县西立交段,全长约24公里的道路将率先通车。自工程启动,该桥在康略高速建设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对实现高速建设阶段性目标极为关键。

团队在建设初期面临诸多挑战,尽管如此,他们坚定了完成任务的目标。项目的启动不仅意味着工程的启动,亦预示着一段充满挑战的建设阶段即将展开。

施工挑战

长坝1号大桥所处区域的地质构造异常复杂,施工过程中面临着众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一区域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对基础施工构成了不小的挑战。以钻孔灌注桩施工为例,可能会遇到地质层的变化,这就需要施工方法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

施工区域受限,地处国道旁及村庄周边。由于空间局促,机械摆放和施工动作受到限制。此外,施工区域靠近国道及村庄,施工活动需同时考虑保障国道交通流畅和环境保护,以减少对村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因此,交通管理与环保措施需更为细致。

结构风险难题

大桥的结构设计复杂且多变,这直接导致了高墩施工风险的大幅提升,施工难度相应增加。梁体和下部结构呈现多样化的类型,施工人员必须精通多种施工技术和工艺。在高墩施工环节,施工人员必须应对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同时解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

S44康略高速长坝1号大桥双幅贯通!918米巨龙横跨国道,如何实现精准架设?  第2张

施工高墩时,若混凝土垂直输送和浇筑管理不当,易引发混凝土分离,表面质量不理想。这一问题可能加剧高墩结构稳定性问题,对建设团队构成严峻挑战。

应对创新措施

项目部积极应对挑战,精心制定并全面部署了相关计划。在主要线路路基上设置了箱梁预制基地和钢箱梁拼接区域,此举大大提高了施工场地的使用效率。同时,这一措施也显著减少了箱梁和钢箱梁的运输距离,进而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

项目部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及操作流程。通过深入的行业探讨和实地研究,成功研发出适用于长坝1号大桥建设的新技术,显著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确保质量进度

在混凝土箱梁预制阶段和钢箱梁施工期间,项目部采用了保温棚覆盖和蒸汽养护等手段。此外,项目还部署了智能温度监测系统,对养护环境实施实时监控。通过这些方法,项目部得以精确控制混凝土和钢箱梁的养护温度及湿度,确保其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进而保证施工质量符合预定标准。

S44康略高速长坝1号大桥双幅贯通!918米巨龙横跨国道,如何实现精准架设?  第3张

在箱梁架设过程中,项目部严格遵守施工安排与操作规范。通过使用两台桥机同步作业,项目部实现了对箱梁左右两侧的同步架设。这一措施有效保障了施工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同时大幅提高了箱梁架设的效率与精确度。

长坝1号大桥的竣工对区域交通和经济增长将带来哪些具体影响?欢迎点赞、分享本文,并在评论区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