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临近,节日氛围愈发浓厚,全国上下弥漫着欢乐的节日气息。在此背景下,市司法局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致力于将法治观念融入节日的热烈氛围中,吸引了众多关注。

活动开场:“法治年货节”登场

1月23日,安定区腾云村举办第三届年货节,秦腔演出活动气氛热烈。市司法局在活动现场设摊,推出“法治年货大集普法宣传迎新春”活动。村民们在年货摊位间往来,司法局普法摊位迅速成为焦点,一场独特的“法治购物”活动随即拉开帷幕。

春节普法大集,你准备好迎接这份特别的法治年货了吗?  第1张

现场布置充满节日氛围,色彩丰富的横幅与宣传展板格外显眼。工作人员和普法志愿者热情迎接每一位访客,他们希望通过普及法律知识,为年货节增添别具一格的体验。

法律普及:送法典入人心

活动期间,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积极分发法律宣传资料,普及民法典等法律知识。民众接过资料后,认真阅读,并就疑问主动寻求解答。工作人员详细解读民法典中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包括婚姻家庭法、物权保护等,让民众意识到法律与个人生活紧密相联。起初,一些年长村民对法律条文感到困惑,但在工作人员的深入讲解下,他们逐渐领会,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这种直接的交流方式使得民法典的法治观念在民众心中逐渐扎根。

法律援助相关知识的传播受到高度重视。工作人员对获取法律援助的具体途径及所需满足的条件进行了详尽讲解,旨在帮助民众在遭遇法律难题时能迅速找到求助途径,同时提升了他们主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春节普法大集,你准备好迎接这份特别的法治年货了吗?  第2张

反诈宣传:守护财产安全

目前,网络购物、假冒公检法、投资理财等诈骗手段在社会上屡见不鲜。在活动会上,工作人员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讲解。考虑到网络购物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消费习惯,工作人员通过实例提醒消费者在购物时要注意辨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此外,对于投资理财领域,工作人员提示公众要理性对待收益,并选择合法合规的理财服务。

通过阐述一系列本地诈骗事件,工作人员协助听众深入理解相关内容。当听众聆听受害者描述受骗过程时,他们普遍表达了提升警惕的意愿。这些案例显著增强了公众的反诈骗技能,加固了他们的防范心理,对保障个人财务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答疑解惑:解决身边难题

社区中存在的纠纷和土地归属问题持续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在咨询点,居民们纷纷前来咨询。工作人员以清晰直白的语言对问题进行了回答。一位村民提到了因排水问题与邻居发生争执的情况,工作人员根据法律和邻里和谐相处的原则,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村民提出的土地权益疑问,工作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详细解释了村民的权益和应承担的责任。

在交流环节,民众认真倾听,并积极发表见解。这种互动有助于法律条文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从而加深了法治观念的普及。

宣传成果:多样物品齐上阵

宣传活动成果丰硕,普法宣传册的派发数量突破了2000本。市司法局推出的普法漫画书籍《丑儿与民法典》也派发了超过200本。该书籍通过生动的漫画和简练的文字向公众传授法律知识,颇受儿童和青年群体的喜爱。此外,包括围裙、套袖、指甲刀、抽纸、台历等在内的法治相关物品,总计超过500件,也一并发放。这些物品上印制的法律标语和知识,在日常使用中持续提醒公众关注法律意识。

这些宣传材料充当了法治教育的工具,同时也体现了对公众的温暖和关心。民众在获取这些资料后,普遍承诺会妥善保存,并打算与家人一起学习法律知识。

活动影响:共筑法治新年

“法治年货”活动如同一场及时的滋润,在春节临近之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场结合知识与温馨的普法活动,为年市增添了别样的魅力。众多民众表示,在购买年货的同时,也能学到法律知识,此类活动极具意义。活动营造了尊重、学习、遵守和运用法律的和谐氛围,让“腾云村”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法治文化。

活动结束后,民众带着“法治年货”返回家中。面对新的一年,他们打算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迎接和平与幸福。人们普遍讨论,这类普法活动是否应该更加频繁地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