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晚,上海海洋大学第二餐厅二楼人声鼎沸。学校为在籍学生精心策划了一场新春佳节庆祝活动。活动现场,各式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绝伦。来自五所高校的400余名师生代表纷纷加入其中。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同时展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成为一大亮点。

留校过年也能红红火火!上海临港高校400师生共迎蛇年,你猜他们怎么过?  第1张

年夜饭中的温馨与特色

在中国,年夜饭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上海海洋大学特别重视这一习俗。该校后勤部门精心准备了各式佳肴,并赋予了它们美好的象征意义。水产与生命学院的施小龙硕士因参与对虾养殖项目而未能回家,他向母亲传达了平安的消息。尽管无法与家人共度佳节,但留校的学生们仍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值得一提的是,寒假期间,1600余名学生选择留校,春节期间这一数字增至300多人,这一现象反映出众多学生愿意在校园内继续学习或进行研究。

临港五校同学的相聚与交流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和上海建桥学院的学生们聚集在餐桌周围。尽管他们分属不同学府,除夕之夜,他们间的友情得以深化。他们交流各自的经历与故事,此番互动不仅体现了校园文化的融合,还为同学们搭建了增进彼此了解和情感深化的平台。

精彩的表演与文化融合

临港五校的学生代表共同呈现了《聚青春·耀临港》。在表演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同朗诵了《上春山》,共同欢庆了中国的春节。这一幕生动展现了中外学生在春节期间共享欢乐的画面。此外,这也反映出春节对于留学生而言,是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与本地学生友好互动的良好时机。

充满趣味的迎新春特色互动区

活动场地中,新春特色互动区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在“春联挥毫”区域,师生们尽情挥洒墨水,创作春联。来自基里巴斯的洛棠同学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仅细致观察了书写过程,还亲自尝试了书写。与此同时,“漆扇手工”区域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让他们沉浸在传统手艺的乐趣中,并促进了文化交流。在“开蚌寻珠”环节,学生们急切期待亲手打开蚌壳,渴望发现珍珠,这一过程象征着对更多辉煌成就的期待。

烟花下的美好落幕

1月21日晚,活动在绚烂烟花照耀下画上句点。在此之前,包括美食品尝、文化交流及精彩演出在内的多项活动,均在烟花绽放之际落幕。烟花不仅照亮了校园的夜空,更映衬出师生的喜悦表情。此次盛会的落幕,亦预示着大家对新年美好愿望的期盼。

留校背后的科研与梦想

留校过年也能红红火火!上海临港高校400师生共迎蛇年,你猜他们怎么过?  第2张

众多学生在科研项目的推动下决定留在校园深造,例如施小龙在虾类养殖实验领域的研究。即便是在假期,他们仍旧致力于学术探索,这一行为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科研目标的执着。他们虽然无法与家人共享佳节,却在校园中度过了一个温馨而有意义的新年。同时,他们向全世界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对梦想不懈追求的精神。

春节期间,本应是家庭团圆之际,然而部分学生却选择留校。他们此举或为追逐梦想,或为完成学业使命。此举是否恰当,各界看法各异。我们热切期待各界人士踊跃发表观点,分享您的看法,并给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