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澎湃新闻发布报道,融创房地产集团在国内债务重组方面实现了新的进展。这一事件影响众多债权人的利益,目前已成为房地产行业关注的中心议题。

债券“H融创05”重组通过

1月10日,融创房地产集团的境内债券“H融创05”在债权人投票中顺利完成了二次重组。自2016年6月13日发行以来,该债券面值100元,发行总额为23亿元,目前剩余金额为13.97亿元。此次重组的顺利进行,标志着融创债务重组进程取得重要进展。这也反映出,融创在解决债务问题上已取得显著成效,有望有效减轻其债务压力。

融创近期的重组行动体现了其独特的债务危机应对策略。这一举措为众多同样面临债务难题的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可参考的案例。

涉及多只债券重组

融创近期实施了境内债的二次重组,涉及包括“H6融地01”和“H融创05”在内的九种债券。这些债券的累计面值达到了154亿元。新方案预计将实现超过50%的债务削减,这一举措表明融创有意显著减轻债务压力,以便更高效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目前,在10只境内债券中,已有9只债券成功走完了投票重组流程。这一情况反映出,众多债权人普遍支持融创提出的债务重组方案。融创在债务解决方面的努力或许对这一积极结果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这一结果也与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和企业自救的普遍趋势保持一致。

“H融创07”尚未决议

多只债券重组进展顺利,然而“H融创07”尚未形成有效决议。依照规定,该债券需在2025年1月21日前分阶段归还本金和利息。澎湃新闻报道指出,该债券预计在2025年1月21日前将再次召集债券持有人会议,讨论重组方案等相关议题。这一行动可能对债券未来的走势产生一定影响。众多债权人对未来的走向持续保持高度关注,会议召开前仍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

“H融创07”项目尚未确定,其关键因素可能涉及债权人对于公司某些决策的疑虑,或是在某些条款上存在分歧。融创公司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将对其境内债务重组的完整性产生直接影响。

境内债重组方案的内容

融创此前发布的境内债务重组方案多样。公司拟采用现金方式进行债券收购,收购价格设定为每张债券面值的18%,预计现金收购总额将控制在8亿元以内,而可接受的债券本金上限大约为44亿元。该方案旨在减轻公司债务负担,并为债权人开辟了直接获得现金的渠道。

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股东,在香港特别目的信托中额外发行了股票。该计划具有独特性。公司承诺,预计在12个月内,将股票变现所得的境内资金用于偿还债券持有人的债务。这一方案涉及约30亿元的本金,展现了融创运用其控股资产来尝试解决债务问题的努力。

以资抵债方案的意义

资抵债计划中,公司委托其子公司的特定资产收益权予信托机构,用于设立服务信托,并据此作为债券置换的基础。操作细节是,每100元债券面值可等值转换为35元信托份额。债券持有人由此间接获得特定资产收益权。此服务信托预计持续四年,预计可接受债券本金总额约为41亿元。

该方案具有创新性,首先,它能有效唤醒企业部分资产活力;其次,它满足了债权人对特定资产权益的诉求。尽管不直接产生现金流,却可视为一种资产权益的长期置换手段,对解决融创债务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全额长展期方案的执行

若重组方案顺利执行,融创将采用现金方式支付债券本金的大约1%。这一措施有助于在短期内减轻融创的资金支付负担,为公司争取恢复与发展的机会。从长期视角分析,若融创在此期间实现全面业务复兴,将对债券的长期偿还产生积极效应。同时,这也增强了债权人对融创的信心,期待其未来通过持续发展,更高效地完成债券偿还。

持续关注融创集团的读者们,对集团境内债务重组的进展有何看法?敬请于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期待您的点赞及文章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