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宁波一地62岁姜姓女士误将自身症状当作感冒,服用感冒药物未见好转,最终于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眼科专家严飞清医生的诊断,确诊为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此病例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凸显了患者对某些疾病可能存在误诊,进而引发严重后果的风险。
患者初期误判病情
姜女士起初感到头痛,误以为是由寒冷天气引起的感冒,自行购买了感冒药。次日起,她出现了恶心和呕吐,仍坚信这是感冒所致,继续服用感冒药并休息。然而,病情并未好转,反而加剧,夜间疼痛难忍,需依赖止痛药入睡。在此过程中,她并未怀疑自己可能并非感冒。这一现象表明,普通民众普遍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仅凭症状表面判断疾病是不恰当的。此外,患者常常自以为能够处理常见疾病,因而自行用药,而未及时就医检查。
姜女士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众多人在身体不适初期常将之视为轻微疾病,例如感冒这类常见疾病常被错误诊断。一方面,感冒症状普遍,易于混淆;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公众对非感冒类疾病认知不足,警惕性不高。
症状引发重视
姜女士子女回家后,发现其状况不佳,遂将她送往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医生对其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其左侧瞳孔显著扩大,并建议她前往眼科就诊。起初,姜女士对此仍抱有疑虑。在眼科等待就诊期间,她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忽视的左侧视力急剧下降。从原本的老花眼到现在几乎只剩光感,无法看清任何物体。这种视力问题的突然恶化,让姜女士开始意识到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并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
众多病患往往是在出现一系列伴随症状后,方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误入歧途,盲目求医。例如,姜女士在头痛的同时忽视了视力问题。这一现象提示我们,面对身体的不适,不能仅着眼于主要症状,那些看似无关的伴随症状,或许正是诊断的关键。
医生确诊病情
严飞清医生在眼科检查中观察到,姜女士的左侧眼压急剧上升至56mmHg,显著高于正常范围10-21mmHg。据此,他被诊断为左眼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青光眼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眼部疾病,若未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其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主要依靠专业知识以及检查设备和数据的支持。例如,眼压数据是评估青光眼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一现象凸显了专业医疗检测设备和专业知识在疾病确诊中的关键作用,而普通患者往往难以认识到这种潜在的风险。
治疗过程及效果
姜女士的左眼眼压经药物治疗后得到有效控制,随后她接受了青光眼小梁手术。手术之后,她原有的类似风寒感冒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均有所缓解。目前,她的视力已恢复至0.3。尽管因视神经损伤无法完全恢复至发病前的水平,但预计后期仍有可能进一步改善视力。
观察这一治疗过程,我们发现,对于因病情判断失误而延误治疗的情况,及时且准确的治疗手段依然能够显著减轻症状并改善健康状况。此外,这一现象也向公众传达了重要信息:一旦察觉到病情变化,应立即寻求正规治疗,避免延误时机,错失最佳治疗窗口。
类似患者群体
在临床实践中,姜女士这类将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误诊为感冒或头痛的病例并不罕见。青光眼急性发作期间,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常与感冒症状相似。若患者持续处于高眼压状态,存在视神经受损的风险,甚至可能永久丧失视力。
患者群体需注意,众多疾病的表现可能与常见病症相似。若自我评估病情未见改善,务必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全面诊断。切勿依赖过往经验自行作出判断,以免耽误对实际病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
医生建议
严飞清医生指出,若头痛伴随视力异常,患者需详尽告知接诊医师,或直接前往眼科就诊。此建议为公众提供了在遭遇类似身体症状时的恰当处理方法。
这表明医疗人员提供的专业意见在帮助患者预防及处理疾病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当身体出现异常状况时,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可以有效防止许多不幸事件的发生。
你是否曾遭遇过对病症的错误判断?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同时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以便让更多人士了解这一关键的医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