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坚守,刘磊如何见证密云水库从枯竭到生机勃勃的奇迹?  第1张

南水”成为北京主要供水来源后,密云水库开始了恢复和发展的阶段。在此期间,水库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涌现出许多守护水资源的故事。

密云水库早期状况与刘磊初期工作

密云水库过去的水储量未达到10亿立方米。2012年,刘磊退役后加入密云水库管理处。初来乍到,他对当地环境和职责一无所知,于是跟随同事从事巡山、巡水等基础林业养护任务。他主要负责南岸超过2万亩的公益林,该工作流程较为简单,难度不高。

刘磊开始了他的保水工作,那时无人预料到密云水库将面临显著的转变。

“南水”入库带来的改变

密云水库水位因“南水”注入而逐步上升,导致其蓄水量稳步提升。这一趋势促使管理处对生态保护职责进行了相应调整。相较于过去,目前增加了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多项新任务。

刘磊所在的水生态研究所工作重点发生调整。随之,密云水库湿地面积扩大。这一变化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优的栖息条件。适宜栖息地逐年增多。同时,动植物监测工作逐渐走向系统化。

新职责下的生态保护措施

为推动密云水库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管理单位已展开主动措施。例如,在水库湿地及库滨区域,针对水位上升引发的新滩涂,他们实施了人工辅助的天然恢复策略。

工作人员需关注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尤其在鸟类迁徙与繁殖季节,实施科学喂食。同时,他们还会适时补充食源树种,以增强吸引野生动物栖息的吸引力。

当前动植物种类变化情况

2023年末,在密云水库湿地区域,记录到的动植物种类总数达到了676种。这一数据涵盖了植物、鸟类及哺乳动物等多个类别。与十年前相比,种类数量上升了大约8%。

密云水库流域内,共记录到17目、34科、88种迁徙鸟类,其数量超过一万只。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南水”引入北京及密云水库生态恢复的成效显著。

如今的林业管护工作重点

密云水库周边森林面积逐年增加,这一变化增强了水源涵养和碳汇能力。目前,林业管理的重心已转移,旨在维护生态平衡,确保野生动物栖息地安全及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持。

林业工作人员运用生物防治等手段,对林业害虫进行控制。他们通过引入天敌、使用杀虫灯和诱捕器等先进技术,实施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同时,强化了对林业区域的巡查和监护工作。

保水人的决心与未来展望

目前,位于密云水库周边的超过三万亩水源涵养林与湿地正产生显著的生态及社会价值。众多如刘磊般坚守在护水岗位的员工,始终秉持着最初的信念。

他们持续寻求更环保的持续发展路径,致力于维护密云水库的生态平衡,确保其优良生态得以持续。此举不仅体现了对密云水库的呵护,也彰显了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担当与责任。

这些举措能否保障密云水库未来生态状况的持续优化?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