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2月24日,四川德阳的熊先生在塔斯汀中国汉堡店用餐时,发现汉堡中的肉排未熟,遂拍摄视频揭露。视频显示,肉排部分存在生肉。熊先生食用后感到恶心并呕吐,次日出现腹部不适。他通过平台申诉后,退款请求得以实现。此事件背后,存在一系列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事件经过
12月24日,熊先生遭遇了一次令人不快的用餐体验。用餐过程中,他立刻发现了问题,发现鸡排竟然是生的,随后便出现了呕吐症状。这次事件不仅当时给他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也给他心理造成了极大困扰。类似熊先生的情况并非孤立,其他顾客若不幸吃到未煮熟的肉类,也可能会遭遇身体上的潜在不适和其他后续问题。
次日,熊先生决定在相应平台提出退款请求,紧接着便获得了30.9元的退款。尽管如此,他的不快体验仍然记忆犹新,而商家在食品质量把控方面的问题亦引发了公众的疑虑。
店家说法
12月25日,记者对涉事塔斯汀门店进行了采访。起初,工作人员坚称食品系按标准炸制,不应出现生肉问题,并表示将问题上报给领导处理。然而,随后店员又称可能是员工操作失误,导致鸡排未完全炸熟。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引发了公众对其内部管理的质疑。店家的前后言论不一致,暴露出管理上的可能疏忽,而如何确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顾客在店内消费时,应享有品质达标的食物,而商家对事件的后续处理亦会对其形象产生一定影响。
过往类似事件
塔斯汀并非首次因类似事件被公众关注。2023年10月26日,江西一位网友在点外卖时发现鸡米花和鸡腿肉均未煮熟。经过协商,商家赔偿了1000元并要求删除相关帖子。同样,8月27日,广西一位网友在食用奥尔良烤翅时发现生肉,商家退还了鸡翅款项。9月20日,江苏两位网友在食用脆肉多多后因食物未熟而腹泻,商家退还了9元。这些事件共同揭示了塔斯汀在食品加工环节可能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
社交平台及黑猫投诉平台上,塔斯汀遭受的顾客批评较为集中。在1867条投诉中,主要问题集中在汉堡肉未熟,此外,出餐速度慢、服务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亦有所体现。这些问题若持续存在,恐将损害品牌形象,并削弱顾客的信任度。
品牌概况
塔斯汀是一家专注于经营中国汉堡的餐饮连锁企业。自2012年南昌首店开业以来,借助互联网营销手段,业绩逐年攀升。2019年,该品牌成功推出了中式汉堡系列,并于2021年推出了手工制作的面饼汉堡。塔斯汀主要采用加盟经营模式,每家门店的标准面积约为65平方米,加盟费用为3.88万元,装修及设备费用总计约15万元,总计约需投资45.23万元。截至2024年12月,塔斯汀已拥有超过8000家门店,遍布全国26个省份的300多个地级市。
塔斯汀作为一家规模巨大的企业,亟需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和服务水平,以适应其庞大的规模。否则,频繁出现的负面情况可能会对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和运营造成负面影响。
消费者的权益
餐饮消费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得到保障。若消费者食用未经煮熟的肉类,可能引发身体不适和心理创伤。具体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以部分消费者为例,他们在遭遇此类问题时,甚至遭遇商家推诿塞责。在此类事件中,商家有责任积极应对,合理赔偿消费者,并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餐饮消费中,消费者应勇于捍卫个人合法权益,不畏惧对不良商家表达拒绝。然而,现阶段,不少消费者在争取权益的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
未来展望
塔斯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优化管理及运营流程,确保各门店食品质量符合标准。增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规范性是关键举措。此外,重建消费者信任同样重要。为此,需对遭受不良体验的消费者进行真诚道歉并提供补偿措施。
消费者期望餐饮行业加强管理,增设更多制度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塔斯汀事件对其他餐饮品牌起到了警示作用,凸显了食品安全质量不容忽视。
在此,我们向广大读者提问:在餐饮消费中若遭遇类似问题,您将如何捍卫自身权益?我们期待您踊跃发表评论、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