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安局发布新规:这些危险犬种将被禁止饲养,你家狗狗上榜了吗?  第1张

近期,广州市发布的关于危险犬类管理的草案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草案中不仅包含了针对危险犬类管理的严格措施,还对禁养犬类的名单进行了修订。特别是将中华田园犬从禁养名单中移除,这一变动引起了众多宠物爱好者和市民的强烈共鸣。

广州市危险犬只管理制度

广州市计划在普通管理区域实施对危险犬类的圈养政策,而在严格管理区域则全面禁止饲养、交易和繁育各类攻击性强的犬种,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格斗的犬类、具有烈性犬血统的杂交犬以及体型异常庞大的犬种,如巴西非拉狗犬。此类犬只具有高度攻击性,若不实施严格管控,可能对市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该政策的制定旨在确保广州市民的人身及公共环境安全。根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发生烈性犬伤人事件频发,因此,该政策的实施显得尤为迫切。

被禁养犬只品种众多

广州市公布的禁止饲养的犬种种类众多。阿根廷杜高犬和日本土佐犬等犬种均被列入禁养名录。这些犬种被认定为具有较高攻击性的犬类。例如比特斗牛梗犬,其发达的肌肉和强大的咬合力构成了其潜在的危险性。此类犬种在全球范围内均被视为危险品种,广州市实施禁养措施,是基于国际经验和对犬种特性的考量,目的是降低这些高风险犬种可能引发的隐患。

中华田园犬曾被禁养

自2020年1月发布的通告中,中华田园犬被纳入禁止饲养的名单。这种犬种在中国拥有漫长的饲养传统。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品种规范,部分犬只表现出难以驯服的野性,导致其被列入禁养名单。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争议,众多民众对田园犬怀有深厚情感,普遍认为禁止饲养田园犬是对本土犬种的不公平对待。

禁养名录调整

本次征求意见稿中,显著变动之一为将中华田园犬(土狗)从禁养名录中去除。这一变动体现了对国内犬种认知的深化和对公众情感的考量。据推测,相关部门可能经过详尽调查,认识到并非所有中华田园犬都具野性,多数犬只性格温和且忠诚。此举或许将改写众多田园犬的命运,使其得以继续作为家庭亲密伙伴。

管理背后的意义

广州市的危险犬饲养管理并非单纯对犬只养殖设限。此规定体现了城市管理在安全、人权、公民情感三者间寻求平衡的态度。城市管理者的职责之一是确保市民免受危险犬只的伤害,然而,同时亦需考虑到民众的情感需求。每次禁养名单的修订,都是安全与情感考量之间持续权衡的产物。此类管理措施有助于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安全、包容的城市氛围。

未来展望

征求意见稿的发布预示着广州市对危险犬只的管理可能迎来进一步优化。相关部门有望增强对禁养犬只规定的宣传力度,并对合规犬只实施更严格的管理。尽管如此,禁养犬只与本土犬种的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品种鉴定准确性及禁养犬只的收容处理等问题。在此,我们向广大市民征集意见,关于广州危险犬只管理征求意见稿,您有何看法或建议?同时,期待您点赞并转发此文,促进更多人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