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三角地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各类经济数据显著提升,区域发展指数和分项指数亦同步增长。这一繁荣景象吸引了广泛关注。显然,这一现象已成为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焦点议题。

长三角区域总体发展指数提升

2023年,经计算,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指数达到132.6,以2015年为基准,较前一年上升了3.3个百分点。自2018年起,该指数每年平均增长3.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该区域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在此期间,六个分项指数也呈现上升趋势,反映了区域全面发展的积极趋势。长三角一直是我国经济活力旺盛的地区,当前发展指数的上升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国家经济版图中的核心作用。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飙升至132.6,创新共建年均提升超5.0,未来可期  第1张

其持续发展有望吸引更多资源和人才汇聚,但问题是,它能否保持这种增长势头?

区域示范引领指数增长

2023年,长三角示范区引领指数上升至126.9,较上年增长了2.9个百分点。相较于2018年,年均增长率为2.2%。这一增长数据反映出长三角在区域示范领域的地位愈发重要。该地区依托其地理和人文优势,不仅实现了自身内部结构的优化,还对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未来,它将如何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值得期待。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飙升至132.6,创新共建年均提升超5.0,未来可期  第2张

区域经济总量突破新台阶

2023年,我国经济规模显著扩大。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为30.50万亿元,成功突破30万亿元。这一数字比2018年增长了1.4倍(以现价计),占全国总量的24.4%。同时,该区域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有所增加,从2018年的2.54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3.08万亿元,在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占比26.3%。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和财政实力的增强。

这一区域将会怎样利用经济发展的优势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

区域创新共建成绩斐然

2023年,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建指数攀升至154.3,较2022年增幅达5.0%,自2018年起年均增长率为6.0%。同期,该区域研发经费大幅提升,R&D经费投入高达10167亿元,是2018年的1.7倍,占全国总量的30.5%,投入强度为3.3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68个百分点。另外,新增发明专利数超过24万件,每万人新增发明专利数超过10件,较2018年增长1.2倍。

该区域的创新发展模式能否被其他区域借鉴?

区域协调共进发展良好

2023年,长三角区域协调共进指数攀升至130.2,较2022年提升1.6。与2018年相比,年均增长率为5.1%。当年,区域内人均GDP达到12.86万元,省际差距有所缩小,从2018年的2.60:1降至2.48:1。上述数据表明,长三角在协调发展方面持续进步,有助于减少区域不平等。

未来将靠什么进一步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区域绿色共保和开放、民生发展

绿色共保指数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2023年的数值达到了159.7,较2022年增长了7.7,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9%。在同年,区域高水平开放得到了进一步扩展,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5.17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1.4倍,占全国总量的36.3%。同时,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为717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43.9%。另外,民生共享指数持续攀升至129.2,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为1.93万元,是2018年的1.3倍。

长三角地区在多个方面展现出卓越表现,那么其未来综合发展趋势将怎样?敬请各位在评论区分享见解,同时对本篇文章给予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