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技进步迅猛,我国对创新性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山东大学率先开设“工程软件”本科专业,这一举措成为一大焦点,引发了广泛关注。
国家战略需求下的专业设置
工程软件在众多国家战略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着重指出,需大力推动国家软件战略的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亦对数字化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规划凸显了工程软件的战略价值。山东大学对此作出积极回应,设立了工程软件本科专业,这一举措与国家对数字化和工程领域发展的规划和期望相契合。山东大学的这一行动,也是集中力量支持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显著表现。
目前,众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现代海洋等领域的进步均依赖于工程软件。设立这一本科专业对于促进这些领域的成长具有显著影响。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独特
山东大学工程软件专业设定了明确的人才培养宗旨。该专业聚焦众多工程领域的核心问题,以尖端科技为手段,致力于解决相关理论、技术以及软件应用和研发问题。目标在于培育具备工程技术与软件工程双重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该理念强调培养人才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深厚的学术基础、强大的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它要求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旨在使学生拥有坚实的跨学科理论功底,熟悉广泛的工程软件知识和技术,进而能够利用软件技术解决现代工程挑战,契合社会对“工程与软件”相结合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需求。
依托优势资源办学
该专业在办学过程中拥有坚实的资源基础。这得益于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等领域的强势学科,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顶尖学科的支持。此外,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究平台也为该专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师资队伍强大,以院士为领军人物,国家级人才为支柱。同时,与工程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携手共建联合实验室。依托这些多领域优质资源,该模式为工程软件专业的优质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独具特色,其中一项重要做法是邀请业界专家介入实验教学与指导工作。此举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企业实际需求,同时紧跟产业最新发展趋势。
学生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或进行实习。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了把握工程需求、应对复杂问题的技能。此模式促使学生将校园所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毕业后快速融入职场、提升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业内涵特点
工程软件专业作为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石,承载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使命。它为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支持,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力。这表明,该专业的重要性并非局限于单一环节,而是全面渗透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
该专业涵盖多种软件的开发及运用领域。这一特点展现了其与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特性。同时,它具备适应新兴产业、新型业态以及新型模式持续发展需求的灵活性。
取得阶段性成果
山东大学在推进专业现代化进程中,对突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以及创新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在工程软件专业领域,其内涵式发展及系统化建设已取得显著进展。这些成果为该专业未来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该专业正逐步迈向成熟。
您是否认同山东大学工程软件专业的成功经验在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中具有可复制性?诚邀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见解,并给予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