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牡丹区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区应急管理局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此次会议聚焦于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问题。该议题与企业的生产安全息息相关,同时关乎公众的生活保障,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专项三化改造工作
山东天盛纤维素与菏泽远东强亚新材料两家企业已启动三化改造工程。牡丹区应急管理局根据全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整治提升方案,统一部署并促进了该项目的实施。这一行动体现了牡丹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监管的重视,目的在于从源头强化安全管理,并展现了预防事故的坚定意志。对于这两家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提升竞争力的机会,更是确保安全的关键时机。
这项改造举措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增强了企业在应对危险化学品突发情况时的处置能力,进而为牡丹区的全面安全进步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人员资质达标推动
牡丹区应急管理局依照既定指导方针,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中专职安全管理员及高风险岗位操作人员满足必要的资质标准。至目前,该区域已有包括2名企业负责人、2名分管负责人、3名安全管理员和12名关键岗位人员在列,均达到规定要求。人员资质的达标对保障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极为关键。通过培训与考核,这些人员能够更高效地应对工作风险,并精确执行操作规范。
牡丹区在监管危险化学品方面表现出了极为严格的工作作风。一旦企业员工不具备必要的资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将存在安全隐患,事故风险随之增加。这不仅可能危害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还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对周边居民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驻点督导企业责任
牡丹区应急管理局实施“一企配双员”的现场监管模式,以增强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职责履行。此外,该局还引导企业对全体员工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进行更新与改进,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这种现场监管方式便于近距离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监督与指导,从而有效防范遗漏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
保障企业执行安全生产义务是强化危化品安全监管的核心环节。企业若未充分重视安全生产责任,仅靠监管部门难以达到完全的安全保障。设立驻点监管能够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并维护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标杆示范企业建设
山东天盛纤维素公司被选为示范典型,其目的是为了指导其他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牡丹区内,已有两家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分别达到了安全生产二级和三级标准。这一模式对牡丹区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示范企业的有效做法可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这有助于迅速推广安全管理知识的普及,逐步提升牡丹区危险化学品行业的整体安全与规范程度,进而为行业的发展奠定稳固的安全基础。
落后产能淘汰退出
牡丹区正在加快淘汰和退出那些陈旧的生产能力。为此,该区采取了包括制定“五个一批”清单在内的多项措施,具体指出了落后产能整治的目标和时限。同时,通过多种执法和评估手段,已成功淘汰和关闭了6家涉及化工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事业。这些举措对于优化牡丹区危险化学品产业的布局起到了积极作用。
落后产能往往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并且缺乏竞争力。淘汰这些产能不仅对安全生产有积极作用,而且对牡丹区危险化学品产业的持续发展极为有利,同时还有助于增强行业整体的经济和安全收益。
安全风险防控工作
牡丹区应急管理局在安全风险防控方面表现卓越。该局对两家关键危险源企业进行了自查指导,共识别出43处风险点。与此同时,该局与市应急局共同开展执法检查,额外发现78处安全隐患。另外,对特殊作业环节的监管得到加强,并针对隐患进行了排查整治。截至目前,该局已对企业进行了82次检查,并推动解决了266项安全问题。
危险化学品特性的显著存在,凸显了加强安全风险防控的紧迫性。任何微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牡丹区应急管理局已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防控策略,确保了危险化学品行业的整体安全和稳定。
牡丹区对非法违法“小化工”进行了专项治理,18个镇街共派发了超过19500份宣传资料,并在576个村庄进行了广泛张贴,确保了宣传无死角。这一行动有效提升了公众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的了解,对监管工作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牡丹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方面,您觉得还有哪些环节需要强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期待您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