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如何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专家解读人才培养新方向  第1张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使经济社会格局发生重塑,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紧跟形势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那么,职业教育在当前的发展里究竟有哪些新的方向以及重点,这是非常引人关注的事情。

职业教育对产业的支撑作用

职业教育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展现出许多积极作用。2023 年,众多职业院校持续提升社会服务功能且发挥创新功能。因为多年来致力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向改革,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更加直接,支撑作用也越发显著。例如调查表明,近八成企业表示与职业院校合作后,人才短缺问题得到了缓解。

它分别按照行业、产业、岗位来制定专业目录,这些专业目录并非学科结构。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快速顺应产业的变化。有数据显示,在依据岗位需求制定专业目录之后,相关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比例提升了 20%。

教育强国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教育强国建设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林宇提出的四个“更加注重”中,对接产业以及融入地方这两点极为关键。许多地区在 2023 年都在积极推进地方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例如某座城市所设立的与特色茶叶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课程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明确了职业教育对接服务产业的目标。比如某制造行业所成立的共同体,推动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学校输送的人才数量每年增长 15%。

高质量教育体系与职业院校能力提升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重点所在。职业院校的“五金建设”与关键办学要素质量息息相关。2023 年,某职业院校开展了内涵建设工作,加大了师资培训方面的投入以及课程改革方面的投入,其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

院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经统计可以得知,那些开展了办学能力提升项目的职业院校,其招生人数平均有 10%的增长。

职业教育生源多样化应对

当下,职业教育的生源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同时终身学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例如在 2023 年,成人参与职业教育学习的人数增长了 25%。

为不同来源的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是一项挑战。需要思考的是,究竟是帮助学生解决基础方面的差异问题,还是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数字化浪潮中的职业教育

数字技术的影响极为巨大。过去它仅仅能改变教学形态,而如今已成为变革的力量。在 2023 年,众多职业院校开始运用虚拟实验室来开展教学工作。

职业教育需要紧跟数字潮流。部分院校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分析,以此来改进教学。并且这些院校已经开始初步看到了成效。

职业教育“走出去”的理念与目标

职业教育“走出去”这一情况确实存在。在众多的企业海外项目里,有职业院校培训过的当地员工参与其中。

只有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原则,才能够更好地“走出去”。某企业在海外建设工厂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协同进行了员工前期的培训以及后续的技术提升服务。

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诸多要求与挑战,你觉得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够点赞,能够分享,并且能够在评论区踊跃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