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热潮席卷之际,众多人纷纷涌向大都市,但三姐妹却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歙县故里。她们这种反向的选择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其背后的深厚情感和创业经历同样引人瞩目。

歙县三姐妹回乡创业,让古老铜砚焕发新生,火爆出圈  第1张

返乡创业理由

歙县拥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底蕴。曹胤慧,璜田乡人,虽远赴杭州求学与工作,但对家乡的眷恋未曾消减。家乡于她而言,宛如心灵中的明灯。受姐姐影响,胡亚萍亦投身其中。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曹晓昀于2023年也选择回乡。许多人离乡后鲜少重返,她们为何如此坚定地选择返乡?这源于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家乡承载着她们熟悉的文化和记忆,这份情感纽带难以割舍。

创业起始

2011年,曹胤慧开启了她的文创之旅,这标志着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起点。她告别了在杭州的设计公司,开始了与文创产业的结缘。随后,在2015年,她的妹妹胡亚萍也辞去了策划公司副总监的职务,加入了曹胤慧的团队。紧接着,在2016年,她们成功注册了“山百集”这一品牌。这些关键性的决策并非心血来潮。曹胤慧自幼受到外祖父的影响,对文房雅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后来成为了她创业的源动力。胡亚萍在参与产品宣传推广的过程中,也看到了其中的价值,而市场推广过程中获得的粉丝正面反馈也让她确信创业之路是可行的。尽管放弃稳定的工作需要极大的勇气,但她们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行。在创业的道路上,她们面临了资金、市场等多方面的潜在挑战。

团队成员职责

曹胤慧女士专注于文创产品的研发工作。在“山百集”工作室,众多铜砚作品体现了她独特的审美和技艺的传承。胡亚萍女士则致力于文创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她在工作室中积极介绍产品设计理念等。2023年,曹晓昀女士加入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并兼顾直播及短视频拍摄。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确保了“山百集”的顺畅运营。尽管如此,成员间是否会出现分歧?如何协调各自观点,成为关键问题。

歙县三姐妹回乡创业,让古老铜砚焕发新生,火爆出圈  第2张

产品风格与特色

“山百集”坚持将意境美学作为设计核心理念。其日常作品融入了情感元素。在材质选择上,主要采用歙砚石,并配以铜元素,营造出“黑金”风格的高雅与高端。自2013年起,这种独特的“铜言砚语”风格便崭露头角,其首款作品便获得了文房市场的认可。这表明其设计及市场定位精准无误。随着时间的推移,2017年,“山百集”入驻杭州西泠印社美术馆。产品线也从新中式文房用品拓展至茶具、花器、摆件等多个领域。这一转变背后有何战略思考?是市场需求推动,还是文化内涵的拓展需求?

歙县三姐妹回乡创业,让古老铜砚焕发新生,火爆出圈  第3张

企业文化与责任

歙县是三姐妹的故乡,她们的企业致力于将艺术美感融入日常生活。曹胤慧,作为歙县本地人,深感传播家乡文化的重任,这也正是企业的宗旨所在。她们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努力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借助这种方式,古老的铜砚文化得以重焕活力。“山百集”项目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商业利益,也推动了歙县文化的广泛传播。然而,在推广过程中,她们如何确保文化的纯粹性,同时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未来发展计划

歙县三姐妹回乡创业,让古老铜砚焕发新生,火爆出圈  第4张

三姐妹对未来设定了清晰的蓝图,其销售额持续上升、影响力持续增强,这标志着良好的起步。她们接下来的计划是深入挖掘徽州文化的内涵,并将徽文化特色融入更多作品中。此类具备长远规划的小型企业备受期待。伴随她们的持续成长,能否持续秉持初心,是否在盈利与文化传播之间产生摇摆,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你认为她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哪一方面的挑战最为关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若你感到这个故事鼓舞人心,不妨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