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海披露了今年前11个月的空气品质信息,其中包含多个显著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上海在环境整治方面的成效,而且与公众的健康生活紧密相连。

11月空气质量整体优良

11月,上海空气质量显著提升。当月,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达到了100%。这一比率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3.3%,充分展现了环境治理的成效。具体来看,细颗粒物(PM2.5)的月均浓度降至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32.4%;道路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移动监测月均浓度为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20.4%。这些改善对市民的呼吸道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

11月,上海多数区域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全市15个区的AQI优良率均为100%,唯独金山区的AQI优良率因受局部气象条件影响,在11月3日降至96%。数据反映出整体环境质量正在改善,然而部分区域仍受特定气象因素所限。

上海11月空气质量爆表!15个区AQI优良率100%,崇明区PM2.5最低,你家排第几?  第1张

各区PM2.5浓度排名情况

11月份PM2.5浓度排名呈现区域间显著差异。崇明、闵行、浦东、杨浦等区域PM2.5浓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在排名从低到高的序列中,长宁、普陀等区依次显现出空气质量的地域性变化。这些数据为环境治理的区域性重点提供了参考依据。

这些区域的排名与地理环境及产业布局密切相关。例如,若某区域工业集中,其PM2.5浓度可能较高;反之,绿化条件优越的地区,排名可能更靠前。

PM10浓度最高街道分布

11月,全市PM10浓度最高的前20条道路分布情况已公布。浦东新区占据5席,闵行区占3席。浦东新区作为上海的核心区域,人口密集、交通繁忙,这或许是其PM10浓度高的原因之一。此外,市内交通布局与建设状况对PM10浓度也有显著影响。

奉贤区与杨浦区分别拥有两条或一条道路。这些道路在环境整治工作中需被特别关注,其周边环境亦需得到相应改善。

前11个月AQI优良率状况

今年前11个月,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了88.4%,较去年同期仅提升了0.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尽管整体空气质量有所提升,但改善幅度似乎并不显著。各区之间的空气质量优良率排名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浦东新区、崇明区和普陀区在空气质量优良率排名中名列前三。

松江区、金山区和青浦区依次位列最后三名。这表明在环境治理方面,需要向表现优异的区域学习,以提升空气质量。例如,普陀区、奉贤区和静安区AQI优良率同比有所提升,位列改善幅度最大的前三名,但也有一些区域AQI优良率呈现下降趋势。

前11个月PM2.5排名与浓度变化

前11个月,PM2.5的分布规律清晰可见。崇明区、普陀区、浦东新区的PM2.5浓度处于最低水平。徐汇区、青浦区、松江区则位列最后。这一现象与各区的排放水平、绿化状况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

杨浦区和青浦区等少数区域PM2.5浓度呈现下降趋势,但崇明区和徐汇区等11个区却出现同比上升,其中部分区域上升幅度显著,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并需深入分析其具体成因。

对未来环境治理方向启示

观察这些数据,我们发现上海的生态环境仍有改进的余地。需针对那些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下滑或PM2.5浓度升高的区域,探寻其深层次成因。这可能是由于工业排放?抑或是机动车尾气排放?

上海11月空气质量爆表!15个区AQI优良率100%,崇明区PM2.5最低,你家排第几?  第2张

各区域间应积极交流并采纳彼此的成功做法。例如,普陀区的空气质量优良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其治理方法值得其他区域参考。相关部门应关注此类积极变化,以进一步提升上海的空气质量。关于上海空气质量改善,您有何高见?欢迎提出建议。同时,也欢迎点赞并分享本文,以吸引更多人对本地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