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近期,东至县成功完成了农家书屋的更新与设备配置,此举为乡村文化的振兴增添了新的动力。这一举措无疑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领域的一个显著成就。

更新标准严格

东至县农家书屋的更新工程遵循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省市的相关选配规范。全县涵盖15个乡镇,共有234个农家书屋,每家书屋均按不少于60册的标准配书,总计补充更新图书超过14040册。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了更新工程的宏大规模。2024年推出的这一措施,彰显了当地加强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应的决心,旨在让文化资源更广泛地惠及农村。东至县实施这一高标准,旨在保障农家书屋的丰富性,进而增强对基层群众的文化滋养作用。

图书种类丰富

东至县农家书屋大升级!14040册新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第1张

东至县挑选的图书导向明确,种类丰富。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图书分为多个类别,包括政治、科技、文化、医卫生活以及少儿等。这些类别基本满足了乡村各阶层居民的知识需求。此外,还特别选配了一批重点主题出版物,以充分发挥优秀出版物的引导作用。比如,少儿书籍能够拓宽儿童的精神视野,政治书籍则有助于基层群众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从而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从多方面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

新书按规摆放

配送完成之后,基层文化站及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们依次展开有序作业。他们依照分类标准,对新到书籍进行严谨的分类整理。在书籍的摆放上,他们注重细节,实行区域划分与柜子分类。通过这些努力,书柜保持了整洁,各类书籍的布局清晰易懂。此举旨在便于群众借阅。这种规范化的管理不可或缺,它使得读者能快速找到所需书籍,提升了农家书屋的使用效能,确保了农家书屋文化传播作用的充分发挥。

利好乡村孩子

元旦和春节将至,小学生和中学生即将开始寒假。胜利镇文化站站长唐国强指出,新到的书籍品质优良。返乡的孩子们在村里就能接触到多样的课外书籍。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挑选到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这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还有助于在农村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阅读、精读好书的好习惯。由此可见,农家书屋更新后的图书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东至县农家书屋大升级!14040册新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第2张

本地文化融合

东至县农家书屋在图书配置上重视特色资源的融入。例如,东流镇设有纪念陶渊明的陶公祠,且当地菊花文化颇为兴盛。2024年的书目中特别增添了《陶渊明画传》等作品。这种配置不仅使本地文化在书屋中得到了更鲜明的展现,也促使村民对本地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做法有利于将乡村的物质与文化资源同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从而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未来探索计划

东至县委宣传部对全县农家书屋进行了自查和整改,并实施了实地考察。此举旨在为农家书屋提升服务效能提供新思路。东至县计划探索“农家书屋+”模式,旨在通过农家书屋和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消除群众文化服务的障碍。该计划规模庞大,若实施成功,将对乡村文化振兴产生持续而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至县的农家书屋更新及后续探索模式,其在全国农村的推广可能性如何?敬请各位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同时,期待您对本文给予点赞与转发,以吸引更多人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