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乡村旅游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的军营村半亩方塘经过翻新,展现出新的风采,吸引了众多游客。这一变化不仅改善了半亩方塘的状况,还促进了军营村的整体发展。这其中,又隐藏着哪些故事?

半亩方塘的原有景象

改造前,这片半亩方塘自有其独特魅力。它承载着千年历史。然而,因地处偏僻,周边环境未得到有效开发。尽管池水清澈见底,却鲜有人至。四周茶田茂密,芦苇轻拂,营造出一种静谧神秘的氛围。然而,从旅游流量和资源开发角度审视,它宛如一颗被遗忘的珍珠。此地犹如一位待嫁的佳人,拥有美丽却鲜为人知。

厦门军营村半亩方塘千年秘境,2024年惊艳蜕变,引爆游客热潮  第1张

军营村当时同样遭遇了发展的难题。作为一个山村,它尚未找到适宜的发展路径,依旧处于相对贫困和落后的状况。农业收入有限,且人口流失问题可能较为严重。当地未能充分利用其自然和人文资源,也未找到能够增加村民收入和吸引外界关注的切实方法。

改造项目启动的背景

2024年,随着社会对乡村发展关注度不断提升,厦门的“三下乡”活动拓展至军营村。这一活动旨在推动农村发展,为农村在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提供支持。对军营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村中特色景观半亩方塘,也被纳入了重点扶持和改造的项目范围内。

村中亦认识到,若不进行变革,军营村在发展征程上将不断滞后。不仅青年们渴望获得更佳的发展机遇,长辈们亦期盼故乡重焕生机。在此多因素交织的情形下,半亩方塘的改造工程为军营村开启了通往新发展的门户。得益于各方支持,该改造工程已于2024年3月正式拉开序幕。

改造理念与具体措施

在改造实施中,军营村村委会秉持“保护与推进并行”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并非空洞口号,其具体实践措施充分展现了其实效。村中已建成200米长的景观步道,该步道成为村民及游客观赏半亩方塘及其周边风光的关键途径。

不仅包括步道的铺设,两侧还细致地栽种了红枫、柿子树等植物。选种这些植物不仅着眼于观赏,红枫在秋日叶片转红,如同火焰般绚烂,柿子树挂果时,犹如红灯笼般增添了节日气氛,这些均丰富了四季景观的特色。此外,还增设了休息区,既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又能在游玩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原始生态环境。

半亩方塘与周边景观的串联

改造工程并非独立实施。完成改造后,半亩方塘有效地连接了附近的金蟾望天石、立志石等人文景点。此前,这些景点分布较为零散,缺乏统一规划,游客难以全面游览。如今,通过“串点成线”,形成了一条融合文化内涵和自然美景的游览路径。

各个景点不再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共同增强影响力的整体。以金蟾望天石为例,它通过与半亩方塘的连接,在游客参观半亩方塘时易于被关注,并得以顺访,从而提高了其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样,立志石作为旅游路线的一部分,吸引了众多游客来体验其深厚的文化意义。这种连接方式对军营村旅游布局的优化和提升产生了显著效果。

对军营村旅游业的推动

军营村旅游业经历了显著变革,得益于半亩方塘及其周边景观的改造。访客数量和游客评价均显著提高。昔日,军营村可能只是少数知情人或路过的游客短暂停留之地,而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纷纷前来。尤其在旅游旺季,数据显示,每日到访军营村的游客数量是过去的数倍。

游客数量的增加促使军营村旅游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农家乐数量增多,部分村民将住宅改建成民宿,村民收入显著提高。村庄道路得到升级,特色农产品因游客好评而广为流传,形成良性循环。军营村昔日低调贫困的形象逐渐转变,在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

对村民生活的改变

半亩方塘和军营村旅游业的兴起,使得村民收入显著提升。此前,村民收入主要依赖农业,受地域限制,收入水平较低。如今,旅游业兴旺,经营农家乐的村民获得餐饮收入,经营民宿的村民获得住宿收入,而销售土特产的村民也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增长。

村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村中新建或翻新了多项公共设施,教育及医疗资源相较以往更加便捷,村庄整体卫生状况亦大幅改善。村民无需再担忧仅依赖土地收入,年轻人对村庄发展充满信心,不再倾向于外出打工。昔日偏远的军营村,如今已不再是贫困落后的山村,而是转变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富裕美丽新乡村。

军营村以乡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基础,探索出一条发展旅游业的路径。这一模式,是否能为其他乡村提供参考价值?欢迎读者朋友们点赞并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