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深圳市举办了一场名为“2024年深圳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竞赛决赛”的创新盛会。此次活动为职工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同时也是深圳加速产业升级的重要行动。众多卓越的创新成果将在此次竞赛中角逐,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竞赛基本设置
本次竞赛共设立“五小”创新成果展示、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展示以及综合类创新成果展示三个不同赛道。这一设计旨在吸引各行业一线工作者参与,众多创新思维在此汇集。竞赛通过理论培训、现场演示、专家评审和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挑选出卓越的创新成果。这种选拔方式不仅是对创新成果的评估,也为职工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宝贵平台。
多部门联合主办意义重大
深圳市总工会、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承办了此次竞赛,并得到深圳市质量协会的支持。多部门的联合参与凸显了竞赛的权威与重要性。竞赛旨在发掘一线职工主导的创新项目,引导职工关注多个技术领域,推动技术研究和创新。一线挖掘的方式有利于获得最实用的创新成果。
强大的参与规模和广泛的行业覆盖面
自竞赛启动至今,其辐射力显著。186家企业报名,5000名一线员工携574个项目加入。这一数据充分反映了众多企业和员工对创新的强烈追求。此外,参赛项目广泛涉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在众多行业中举办创新竞赛,有助于各行业间交流创新思维,推动各行业创新发展的进程。
突出的成果及经济效益
参赛项目具备创新性和高效率,其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累计经济效益已超过357.30亿元,并拥有987项专利成果,这些具体数据充分证明了深圳市职工创新成果的高品质与价值。这一成果不仅对企业个体有益,而且对深圳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
“20+8”产业集群创新成果占比高
本次参赛项目中,“20+8”产业集群的创新成果共有351项,这一比例超过了61%。这一数据凸显了深圳在关键产业集群领域的创新实力显著,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战略产业方向,为深圳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有助于深圳在这些重要产业集群中维持领先地位。
决赛安排情况与后续发展
经过资料审核,共有76家企业的一线职工参与,共提交了163个项目,成功晋级决赛。决赛将持续三天,根据申报的类别,在三个赛场同步举行。深圳市总工会计划在此后继续实施一系列措施,利用这次竞赛的契机,包括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等,以持续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同时,鼓励职工积极参与日常创新活动,以促进深圳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为国家作出贡献。
在此次活动中,人们不禁会反思:深圳市职工创新成果竞赛对于其他城市举办同类活动具有怎样的参考价值?我们期待读者在评论区发表见解,同时鼓励点赞及转发文章,以便更多人士关注这一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