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的“零壹”学生社区内气氛活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数统学院组织了十多位学生家长进入新生宿舍,传授大一新生生活技巧,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

家长走进宿舍传授技能

家长们走进大学宿舍,为新生上生活技能课,学生们直呼受益匪浅  第1张

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的新生宿舍内,家长们纷纷施展各自的特长。他们展示了生活中的多项技能,包括辨别假币的方法、反诈骗知识的宣讲、宿舍内务的整理以及衣物的缝补与折叠等。学生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不仅专注地聆听家长们的讲解,还亲自动手实践,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在此,家长们扮演了独特教师的角色,而学生们则成为了虚心学习的对象,这种角色的互换颇具趣味。

此次活动中,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这些所学技能极具实用性,未来生活中学生很可能将其派上用场。

学生收获颇丰

陈振昭,安徽师范大学数统学院的新生,起初认为家务等琐事易于处理。然而,通过家长们的分享,他意识到这些活动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在此过程中,他掌握了众多日常生活技能,收获颇丰。这一经历揭示了生活真理:诸多我们忽视的知识,实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极为有益,有待我们去挖掘。

这种家长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式教育同样显示出其显著成效。若仅通过书籍或校园广播等传统方式传授生活知识,效果可能不如直接互动那样直观和高效。显而易见,这种贴近生活的教育方式具有明显优势。

家长感受到孩子成长

家长们走进大学宿舍,为新生上生活技能课,学生们直呼受益匪浅  第2张

活动回访期间,朱女士作为新生家长,感慨良多。她指出,孩子自上大学以来,自理能力显著提升,且主动联系家人表达关心,显得成熟了许多。这一变化揭示了大学生在离家独立生活后,通过面对更多独立挑战和校园文化的熏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家长能够从多个维度观察到孩子的成长过程。这种成长不仅表现在孩子自理能力的增强,也表现在与家庭成员情感互动的正面改善。对每一个家庭而言,这都是一种令人欣慰的现象。

家校共育活动意义深远

该活动名为“进校园、护生活、我参与”,具有独特性,是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在实施“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中“护生活”环节的亮点项目。学院通过创建“零壹家长学校”这一品牌,促使家长投身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值得肯定。

该家校合作模式促使学校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家长与教师携手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与关怀,这对学生健康成长路径的优化起到了显著作用。

家长们走进大学宿舍,为新生上生活技能课,学生们直呼受益匪浅  第3张

系列共育活动回顾

实际上,在此次事件之前,数统学院已经细致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家长会”、“家长沙龙”以及“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等。在这些活动中,家长与学校共同探讨了学生在家庭与学校中的多方面情况,涵盖了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和生活细节等多个方面。

这一系列活动逐步推进,为家长进入宿舍指导生活技能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这些活动,家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教育过程也变得更加完整和连贯。

对未来的期待

抵达此处,我们自然而然地开始揣摩,此类活动今后将呈现何种走向?是否会吸引更多学院纷纷效仿?这种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无疑彰显了教育多元化的趋势。它有助于教育打破传统校园教育的框架,更加紧密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关于将家庭教育引入校园的做法,您有何见解?期待各位点赞、留言及转发本文,共同探讨这一议题。

家长们走进大学宿舍,为新生上生活技能课,学生们直呼受益匪浅  第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