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乐清市大荆镇的下山头村,过去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如今却因铁皮石斛产业而焕发新生。这种中药材在产业融合的推动下,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这一转变无疑令人瞩目。

下山头村曾经的困境

下山头村一度被称作“三无”村庄,资源匮乏、产业薄弱,发展环境堪忧。当地流传着“金山头、银山头,有女不嫁下山头”的民谣,此歌谣如同锋利的刀刃,直白揭示了村子当年的困境。在吸引人才和资金方面,该村毫无优势,村民生活困苦,前景不明。这种状况持续了许久,村民只能无奈地忍受贫困与落后。

地理位置上,下山头村缺乏独特的自然风光或丰饶的自然资源,这些条件本可促进其发展。加之诸多因素,该村未能顺应当时的发展潮流,仿佛被遗忘,默默忍受着落后的煎熬。

发展铁皮石斛产业的契机

铁皮石斛成为了转机之始。这或许源于偶然的发现,亦或是智者洞悉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寻求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铁皮石斛成为了下山头村的希望象征。随着公众对传统中药材价值的重新审视,铁皮石斛的市场需求逐步增长。下山头村果断把握住了这一有利时机。

设定发展目标后,当地着手全方位筹备铁皮石斛产业的推进。这包括对铁皮石斛生长特性的研究,以及适宜种植土地的搜寻。同时,当地还致力于学习种植技术,并引进专业人才。经过一系列努力,铁皮石斛产业已在下山头村打下坚实基础。

村企共建新模式

下山头村开创了“村企联合,企业引领村庄发展”的新模式。在此模式中,企业将自身的优秀管理经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村庄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有效整合。企业依托村庄土地建设种植基地,并吸纳当地村民参与种植和管理等岗位。

该模式使村民在住所附近获得工作机会,不仅解决了生活来源,而且确保了收入的稳定性。数据显示,在此模式促进下,众多村民的年收入显著提升。此外,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亦促进了村庄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包括道路建设与水电设施升级等,村庄发展逐渐步入正规化轨道。

企业与乡村紧密相连,企业通过提供动力和资源助力乡村发展,而乡村则为企业营造了稳定的生产条件,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双方的成长。

创意文旅模式诞生

下山头村率先推出“铁皮石斛与文化旅游结合”的新模式。该村计划构建铁皮石斛田园综合体,内设溜溜乐园、石斛文化园和农耕乐园等三大主题区域。这些多功能园区不仅融合了主题娱乐、田园休闲、度假旅居和科普教育等功能,还涵盖了四季花卉、特色民宿等多元化业态,能够全面满足游客的各项需求。

从三无村到田园综合体:铁皮石斛如何引领乡村振兴的奇迹  第1张

在石斛文化园,游客能够掌握铁皮石斛的栽培渊源及药效等相关资讯;农耕乐园则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农作。这种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模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并为地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节假日期间,游客络绎不绝,显著促进了周边餐饮和住宿业的兴旺。

带动多元经济增长

从三无村到田园综合体:铁皮石斛如何引领乡村振兴的奇迹  第2张

下山头村以铁皮石斛产业链为核心,成功构建了特色文化创意品牌,实现了铁皮石斛产业价值的最大化。该综合体有效安置并解决了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涉及村内外。相关数据显示,仅数年间,村集体年收入由10万元激增至3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从2.1万元增至4.8万元。

随着村庄集体财富的增加,资金逐步投入到村庄建设和民生领域。文化礼堂的建成,为村民提供了崭新的文化娱乐空间;乡村新景点的打造,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众多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吸引了众多游客,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兴盛。

村民福祉全面提升

从三无村到田园综合体:铁皮石斛如何引领乡村振兴的奇迹  第3张

随着集体收入的提升,下山头村的居民得以享受到多样化的福利。远程医疗服务的普及,使得村民就医变得更加简便,无论是小病咨询还是寻求治疗方案,都无需再面临过去的重重困难。此外,温馨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舒适,他们能够在村里得到周到的照料。

村庄成功构建了智慧治理平台及农业物联网系统,推动了“信息智能化”与“农业智能化”的融合。这些技术的应用,从村民日常生活的点滴到村庄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下山头村带来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使村民切实体会到了发展的实际效益,同时也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值得参考的发展模式。

各位读者,您居住的村庄是否蕴藏着有待开发的独特资源?诚邀您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热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