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传播中心与译林出版社合作,于南师附中新城初中举办了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该活动在科技周期间于新城初中举行,备受瞩目。活动内容丰富,包括知识普及和图书捐赠等。
活动合作与举办背景
2024年12月4日,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成为举办地。南古所与译林出版社携手,共同开启了校园科学探索之旅。此次活动依托南古所“科学筑梦师”项目,旨在推广科学知识。正值学校科技周,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校园科学氛围。此举体现了双方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的高度重视。
南古所与译林出版社的本次协作,实现了资源优势的相互补充。南古所凭借其丰富的古生物学研究基础,而译林出版社在出版物发行领域拥有显著实力。双方合作,有助于更高效地向青少年普及古生物学及相关科学知识。
嘉宾赠送图书
活动伊始,吴昌荣研究员与译林社副总编辑陈叶共同参与了图书捐赠仪式。在此次活动中,双方分别代表各自单位——南古所和译林社,向南城初中图书馆捐赠了译林社最新推出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地球生命故事·生物大灭绝”系列。
该套图书对青少年群体具有重要价值。其出版有助于地球生物进化知识的广泛传播。图书被送至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古生物知识的平台。书中对生物大灭绝等内容的阐述,有助于拓展青少年的科学认知领域。
图书内容价值
《地球生命故事·生物大灭绝》系列内容丰富,包括五次著名的大灭绝事件、近期新发现的大灭绝案例、人类世大灭绝以及濒危物种等多个领域。该系列书籍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对地球生命进化历程的深入思考。
深入分析这些物种的灭绝以及相关生态知识,有助于青少年掌握生物演化的历程。此外,这也能让他们深刻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的重要性。此举对于当前全球范围内生态保护理念的传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院士寄语青少年
戎嘉余院士在图书发布会上,向青少年传达了期望。他建议青少年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特别推荐阅读涉及“生命演化”主题的课外和科普书籍。通过这些书籍,青少年可以逐步掌握地球及生命的进化历程。他们能够学习到“生物大辐射”以及“生物大灭绝”等关键概念,这些内容是生命演化过程中的核心要素。
科普讲座内容
吴昌荣研究员的演讲构成了活动关键部分。其演讲主题为《古生物科技前沿探讨——深时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变迁》。在演讲中,他阐述了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生物及其所处的环境。
其起源可追溯至数十亿年前的地球早期阶段。在约5.4亿年前,海洋生物结构相对简单。随后,这些生物经历了持续的演化,形态日益复杂。同时,这一过程受到了诸多外部条件的作用,如陨石撞击等。这一叙述有助于青少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深入了解。
项目后续展望
南古所自“地球生命故事·生物大灭绝”系列书籍出版起,将与译林出版社保持合作关系。双方计划共同举办更多科普进校园活动及面向公众的科普讲座。
本规划旨在增强青少年接触和认识科学的可能性。此举亦为普及科普读物奠定了基础,对传播科学理念、普及科学知识及培育未来科学人才具有深远影响。关于校园内的科普活动,您有何见解?您是否希望此类活动能在您的学校得到推广?若您认同这是有益之举,不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